今年我市建成18個高品質口袋公園
口袋公園“上新”,轉角之處遇見美
本報訊(記者郭文靜通訊員張立娜、程一諾)日前,位于信都區泉北西大街與鋼鐵北路交叉口的農信園正式開園。“以前,我們老姐妹們要走很遠到達活泉公園散步,現在下樓拐個彎就能到農信園賞銀杏遛娃,舒適又愜意。”家住附近的劉貴芬點贊道。
今年我市持續挖掘城市碎片空間,再次“上新”18個高品質口袋公園,扮靚城市微空間,為群眾生活添彩。據統計,自2022年全省推動口袋公園建設以來,全市新增口袋公園211個。
“聚焦高品質建設,口袋公園又該如何選址?怎樣嵌入群眾日常生活?對此,我們著重從源頭把好規劃設計關。”市城管局園林中心社會綠化部部長黃曉蕊介紹道,在選址上,盡量在中心城區、老城區、居民聚集區選址,讓群眾推窗見綠、下樓見園;在設計上,加強地域特色融入、體綠功能融合、歷史文化融入,全力打造特色園、文化園、精品園。
我市著力塑造口袋公園更多豐富活力場景,推進“公園三件套”“國球進公園”“體綠深度融合”。其中,南宮市光明園安裝乒乓球臺、加裝便民衣帽架、搭建樹池坐凳,進一步豐富群眾健身活動空間。寧晉縣希望園突出“健身休憩”主題,設置籃球場及健身器材,實現“體綠結合”,同時推出“公園+公廁”“公園+城市公共空間”等多功能組合。鑒于該公園東臨小學,便設計了智慧休閑驛站、公廁、坐凳、健身器材等設施,為家長、學生和周邊居民提供休閑、娛樂、健身、休憩的活動場所。
為避免“千園一面”,我市堅持提升城市顏值與文化內涵發展并重,打造“口袋公園+”主題場景,深入挖掘邢臺歷史底蘊,精心鐫刻邢臺符號,有機融入文化元素,充分彰顯邢臺特色。
廣宗鎮居民活動中心利用現有土方進行地形整合,做出南高北低的整體地形,充分呼應本地“沙丘”歷史文化;清河縣口袋公園以特色產業及知名企業為主題,提煉出具有代表性的元素設計園內雕塑,展現清河企業形象;任澤區潤澤園利用生態造園手法,由水形棧橋景觀帶統領全園,內部設有千年潤澤、巨樹擎天、荷花映日、漁歌唱晚四大景,整體復現千年前大陸澤的絕美風光……一個個特色園、文化園、精品園滿足了群眾休閑娛樂需求,提升了城市品位。
家門口、街角處,“小而美”的口袋公園不僅實現城市空間“微更新”,更以“方寸”之美裝點著群眾生活,讓大家走得進、坐得下、玩得開,幸福感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