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丁邵一
10月29日10時55分,跨越1500多公里,首班來自成都的客機飛抵我市。隨著這架由云南祥鵬航空公司執飛的波音737-800客機穩穩降落在邢臺褡褳機場5#停機坪,早早守候在雙黃線外的機場保障人員應聲上前。
至此,邢臺褡褳機場已開通3條航線,我市與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實現空中聯通。
“開航前,我們前往成都只能通過陸路交通或先乘車到周邊城市,再飛往成都,用時最短也要超過4小時。而現在,我們2個多小時就能飛過去。”褡褳機場副總經理趙奎軍說。
同樣在這處停機坪,2天前,這里迎來了首批上海乘客。來邢游玩的旅客楊清還沒走下飛機就是一番稱贊:“很快很方便,2個多小時就到了,而且從飛機、設施,到各種配套服務都讓人很舒心。我和朋友們早就知道邢臺的景點多,一聽說航線開通,馬上買了票。”
29日11時01分,在機場空管塔臺的“大腦”——管制大廳,一排排屏幕清晰地記錄下飛機起降的全過程,管制員緊盯屏幕、手指翻飛,不時摁壓發話器,與飛行員講著專業術語。機坪上,燃油補給、行李裝卸……飛機保障工作忙中有序。
趙奎軍介紹,他們還精心設計了母嬰室及無障礙衛生間,在問詢臺增設“愛心小站”,提供全流程引導服務,并通過梳理優化航班保障鏈條,把航班截載時間控制到26分鐘,為旅客提供更加順暢、更加便捷的乘機體驗。
11時40分,隨著載滿旅客的飛機迎風起飛,開往成都,邢臺褡褳機場邢臺至成都首航保障工作進入尾聲。
“成都航線開辟了我市與我國西部地區經濟、文化交流的‘新走廊’。”展望未來,邢臺民航發展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雷鳴表示,他們將以此為起點,持續推動智慧機場建設,提升運輸服務品質,優化機場周邊公共交通網絡,讓邢臺褡褳機場在服務全市群眾便捷出行、擴大對外開放、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