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周林 通訊員馬帥)在全省率先完成縣級紅十字會全部出臺改革方案,2023年實現器官捐獻34例,百萬人口器官捐獻率位列河北省首位……近年來,市紅十字會通過健全基層組織、抓好“三救三獻”主責主業等工作,架起連心橋,有效服務社會和造福人民。
據悉,我市共建立紅十字會基層組織5241個,鄉鎮(街道)、村建會率達到100%,各縣(市、區)均建立了紅十字示范學校,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基層組織網絡。市紅十字會黨的建設工作在全省紅十字系統核心能力評估中連續兩年位居全省紅十字系統第一名。
“紅十字會是黨和政府在人道領域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其主要職責是‘三救三獻’。”市紅十字會業務部部長胡敬說,“三救”是指應急救援、應急救護、人道救助,“三獻”是指無償獻血、捐獻造血干細胞、捐獻人體器官組織。
在應急救援方面,不斷充實備災救災物資、加強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已成立邢臺市紅十字藍天救援隊和邢臺市紅十字陽光救援隊兩支市級隊伍,及時開展救援工作奠定基礎。市紅十字會著力健全應急救護培訓長效機制,擴大應急救護培訓覆蓋面,開展應急救護知識“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活動,累計受益人群近13萬人。圍繞人道救助,持續實施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的“天使計劃”救助項目,開展白血病、先心病等大病救助項目。同時,開展“博愛送萬家”“親屬間腎臟移植”“好孕陽光”“白內障復明工程”等多個活動項目。
在“三獻”方面,每年市、縣紅十字會和志愿者們通過日常宣傳招募、集中采樣等形式共同開展志愿者招募工作,目前,全市共有入庫志愿者11134人。全市累計成立20支紅十字無償獻血(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服務隊,組織宣傳活動百余場,宣傳普及超過50萬人次。2023年實現器官捐獻34例,百萬人口器官捐獻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位列河北省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