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防范救援救災一體化 強化災害全過程管理
本報訊(記者籍明泉 通訊員王貝貝)日前,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邢臺市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推動防范救援救災一體化,強化災害全過程管理,最大程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預案》由總則、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災害救助準備、災情信息報告和發布、應急響應、災后救助、保障措施、附則8個部分組成,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在組織指揮體系方面,市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為全市自然災害救助應急綜合協調機構,統籌指導、協調和監督全市自然災害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協調開展重大自然災害救助活動。同時,設立專家委員會,對全市減災救災工作重大決策和重要規劃提供政策咨詢和建議,為全市重大自然災害的災情評估、災后救助和災后恢復重建提出咨詢意見。
在災情信息報告方面,《預案》明確,應嚴格落實災情信息報告責任,健全工作制度,規范工作流程,確保災情信息報告及時、準確、全面,堅決杜絕遲報、瞞報、漏報、虛報災情信息等情況。
根據自然災害的危害程度、災害救助工作需要等因素,市級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響應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其中一級響應級別最高。對災害發生在敏感地區、敏感時間或救助能力薄弱的革命老區、民族地區、欠發達地區,或災害對受災地區經濟社會造成重大影響時,應急響應啟動條件可酌情降低。對已啟動市防汛抗旱防臺風、地震、地質災害、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響應的,市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要強化災情態勢會商,必要時按本預案規定啟動市級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響應。救災應急工作結束后,經研判,市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提出建議,按啟動響應的相應權限終止響應。
此外,《預案》還提出了資金保障、物資保障、通信和信息保障、裝備和設施保障等8項保障措施,要求各地各部門切實壓實責任,嚴格落實任務要求,確保自然災害救助工作所需和受災地區群眾的基本生活,以及恢復重建工作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