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麻國棟)10月4日,市委書記楊猛在中心城區調研觀摩非遺展示有關工作,強調要深入實施“文化興市”戰略,把邢臺深厚文化資源挖掘好、利用好,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多業態融合發展,緊緊依靠廣大市民積極參與,合力加快泉城特色旅游休閑城市建設步伐。
國慶長假以來,市文廣旅局在大開元寺廣場舉辦“好運泉城——非遺里的邢臺”活動,90余項非遺項目輪番上演,吸引眾多市民游客前來體驗打卡,很多家長帶孩子參與研學。楊猛實地察看邢窯陶瓷燒制技藝、傳統木雕、手工老粗布、王氏大鍋菜等非遺展位,與非遺傳承人深入交流,詳細了解非遺項目歷史傳承、發展現狀,與市民游客親切交談,征求意見建議。楊猛強調,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邢臺厚重文化延綿傳承的生動見證,代表著邢臺獨特的精神內涵,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些珍貴文化資源,對建設泉城特色旅游休閑城市意義重大。各級各相關部門要加強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拓展“非遺+旅游”“非遺+研學”“非遺+演藝”等沉浸式體驗應用場景,打造獨特爆款的IP產品,真正讓非遺“活起來”“火起來”。
為滿足市民游客需求,襄都區在邢州大酒店門前開設“邢州宴名吃廣場”,集中推出邢臺本土特色系列菜品。楊猛一行現場品嘗特色小吃,同市民游客互動交流,了解邢州宴研發、運行情況。他指出,邢臺歷史厚重、區位獨特,冀中南風情的地方特色名吃是邢臺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加強系統發掘、梳理和利用,廣泛宣傳推介,不斷升級產品和服務,推動地方名吃向產業化、品牌化發展,將“邢州宴”“百泉宴”“全荷宴”等打造成為邢臺旅游餐飲的亮麗風景。
楊猛在調研中指出,城市旅游既是民生產業,更是幸福產業,加快旅游休閑城市建設步伐、提升城市價值和市民幸福指數,是全市上下的共同愿景。邢臺市具有明顯的后發優勢,要進一步錨定目標、科學決策、創新舉措、提高標準、群策群力,把當前的工作抓實抓細,確保干一件成一件,以實際成效激發市場信心。要按照“主客共享”“城區即景區”型休閑度假城市的標準,加強整體謀劃和布局,加快完善景點商圈、餐飲住宿、交通組織、演藝體驗等要素保障,培育新質生產力,盡快形成文旅融合產業網聯,夯實泉城特色旅游休閑城市堅實基礎。
襄都區、市直有關部門、相關市屬國企主要負責同志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