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不褪色 最美夕陽紅
邢臺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劍
生于1949年的毛慶懷是邢臺鋼鐵公司退休職工。今年是新中國華誕75周年,毛慶懷正好75歲,是名副其實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共和國同齡人。七十五年來,祖國由弱到強、由貧到富的變化,毛慶懷都親身經歷。
75年的人生經歷,讓毛慶懷感受最深的是邢臺經濟的飛速發展,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
“日子過得像花兒一樣美。”談起現在的生活,毛慶懷老人的幸福之情洋溢在臉上。“我與共和國同齡,伴隨新中國成長的步伐走過了童年、青年和中年,現在又步入晚年,見證了新中國的風風雨雨,與國家共同承受了諸多榮耀和磨難。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毛慶懷出生于寧晉縣四芝蘭鎮東曹固村,家中兄弟姐妹6人,他排行老大。父親是村里的老中醫,母親是地道的莊稼人,面朝黃土背朝天,年復一年地辛勤耕作養育全家。毛慶懷從小最大的夢想就是快點長大,找一份工作,為父母分憂。
小時候,家里生活困難,毛慶懷勉強能吃飽飯,身上的衣服都是弟兄們輪著穿。他白天上學,晚上還要跟著村里的生產隊干活掙工分。
毛慶懷回憶說,他上的是農業初中,下學后得馬上趕回家鋤草擔水。一次生產隊借的東方紅拖拉機出了問題,大家都不會修,急壞了生產隊長。他憑借學校學來的知識調試好機器,大家當晚就收完了地里的玉米,隊長還給他加了工分。
這件事讓毛慶懷認識到,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在學校他學習刻苦,思想上積極上進,珍惜每一次學習機會。
1968年,毛慶懷參軍入伍,成為第二炮兵的一名通訊兵。1976年,毛慶懷擔任無線二中隊指導員,負責保障重大工程的通訊樞紐。部隊首長到地方檢查試驗坑道通訊的暢通,對毛慶懷的工作十分滿意,并提出高度評價。毛慶懷激動地說:“從班長、電臺臺長、排長、新兵連長、中隊指導員、無線電參謀……在部隊19年,我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軍營,雖說沒有經歷血與火的考驗,卻也經受了部隊這個革命大熔爐的熏陶。”
1987年,毛慶懷轉業來到邢臺鋼鐵廠,負責行政工作,親眼見證了邢臺工業的快速發展。毛慶懷說,剛來時,廠里項目只有煉鐵、燒結、焦化等,設備落后,產能低下。隨著工廠擴建和技術改造,完善管理制度,企業規模得到迅速擴大,煉鋼項目建設陸續投產,企業經濟效益大幅提高,為邢臺的經濟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1994年,毛慶懷擔任邢鋼老干部科科長,直到他2008年退休后,擔任離退休黨總支書記至今,他與老干部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
“不講付出,只講貢獻。”是毛慶懷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準則。企業現有離退休黨支部15個,離退休黨員1320人。作為離退休黨總支書記,毛慶懷把每一名離退休黨員的事都當成自己的“家里事”。毛慶懷多次榮獲省國資委系統先進老干部工作者和全市老干部先進個人。他利用技術特長義務為老黨員修電器,噓寒問暖獻愛心,關心關愛每一名退休黨員,得到大家一致認可。
時值十一,毛慶懷正在搬運整理一批生活物資。“下午,我們要去慰問老黨員,這是我們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他說。
退休不褪色,最美夕陽紅。“與共和國同齡是一種幸運,更是不可多得的人生閱歷。在崗位上,我要繼續為黨和人民做貢獻,把自己的晚年生活過得精彩充實。”采訪結束時,毛慶懷萬分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