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溶水監測數據采集和傳輸工作有序開展
本報訊(記者王露橦)從市水務局和省地礦局第九地質大隊獲悉,百泉泉域監測指揮中心已于日前建成。
該中心是中央水利發展資金和市政府投資項目——百泉泉域治理與修復工程(監測系統建設)施工項目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基于國產GIS(地理信息)技術,利用大數據、新一代三維GIS、物聯網技術,著力建設數據服務中心、實時流場、預警報警、模擬分析、決策指揮等功能模塊,通過分析48眼地下水監測井和6處流量監測站監測數據,實時掌握百泉泉域巖溶水動態和主要泉眼狀態,及時發布預警預報信息,輔助制定保泉措施,實現精準管控邢臺市巖溶水,保障百泉持續復涌。目前,工作人員已完成48眼監測井的施工及監測設備采購安裝,有序開展對巖溶水監測數據采集和傳輸工作。
近年來,我市把保護泉水資源作為保障我市穩定泉水景觀的核心,持續就百泉復涌后續專題研究等工作,加強與省地礦局及駐邢第九地質大隊溝通合作,在百泉泉域開展不同精度和范圍的基礎地質、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評價等工作,系統性研究分析影響百泉持續復涌的關鍵因素,研究百泉、達活泉地質遺跡保護與管理依據,收集泉域地質環境保護與修復措施建議,編制百泉泉域治理與修復實施方案等,讓泉水穩定復涌的技術支撐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