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馬維勇 通訊員 寧曉丹
“今天咱們聚到一起,主要是針對20號樓下水道經常堵塞問題,聽聽大家的意見。”近日,在信都區章村街道旺都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志愿樓管家”郝小彩組織十余位居民圍坐在一起,共同為自己的煩心事支招。
“旺都社區居民樓屬于典型的老舊小區,基礎設施老化、配套設施不全。”郝小彩說,他們圍繞居民反映的“急難愁盼”,通過收集民意,已逐步解決了部分樓道公共區域照明不足、存在衛生死角等“老大難”問題。
章村街道旺都社區由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葛泉礦、章村礦、顯德汪礦生活區重組而成。為破解老舊小區、單位型社區管理難題,該社區黨委積極探索實施“志愿樓管家”項目,以“樓管家”帶動“志愿紅”,打造“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志愿服務社區。去年,此項目入選全省第六批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優秀案例。
“我們的‘志愿樓管家’主要由社區黨員干部、文明家庭成員、退休職工、有威望和熱心公益的居民等五類人員組成。”旺都社區黨委書記張鑫鑫介紹,目前,該社區已選拔注冊“志愿樓管家”116名,吸引社區教師、大學生等各類志愿者200人。
劉書英是該社區有名的“熱心腸”,也是一名“志愿樓管家”。前不久,一男子不明原因摔倒在生活區游園附近,在周圍散步的居民發現后,立即撥打了劉書英的電話。接到求助后,劉書英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發現是原章村礦退休職工老喬。由于老喬常年獨居,劉書英便和熱心居民一塊把他攙扶回家,并聯系了其在市區居住的家人。得知原委后,老喬的家人連連稱謝。
鄰里守望相助、文明宣傳引導、居民糾紛調解……“志愿樓管家”們在發揮“頭雁”效應的同時,還帶動社區老黨員、中青年、大學生等加入志愿服務。截至目前,已累計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500場次,惠及群眾1.2萬余人。
章村街道黨工委書記楊子敬說,他們將持續推進“志愿樓管家”服務項目,凝聚起基層社會治理的強大能量,不斷提升居民群眾的歸屬感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