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從平臺建設向信用應用轉變
“信易+”場景應用 釋放誠信紅利
本報訊(記者孫瑞超)日前,市民張帆到襄都區天一城購買化妝品。她打開“襄都區誠信商圈”微信小程序,了解附近誠信商鋪情況,選擇好商鋪,憑借信用積分,領取到化妝品優惠券并當場享受到優惠服務。
這是我市推動“信易+”應用場景落地的一個具體體現。近年來,我市著力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從平臺建設向信用應用轉變,突出商務用信、金融用信、政務用信等領域,激活信用城市生態,努力把邢臺打造成“最可信賴的城市”,讓市民紛紛享受到誠信紅利。
我市積極發揮信用媒介作用,依托市信用應用平臺,推出“誠信邢臺”微信小程序,開通個人誠信畫像。市民在“誠信邢臺”實名注冊后,即可查看本人信用情況,遵紀守法、踐諾守約、志愿服務等都會逐漸提升個人信用,生成個人信用畫像評級。
依托“誠信邢臺”小程序,我市在餐飲美食、時尚購物、酒店住宿、交通出行、圖書借閱、運動健身、醫療體檢、金融服務、辦事審批、旅游景點、物流快遞等30個領域,聯合786個企業和店鋪,推動以良好信用換優惠福利,“信易+購物”“信易+餐飲”“信易+住宿”“信易+出行”“信易+借書”“信易+醫療”等惠民場景全部落地。目前,已有5萬余人開通信用畫像并享受到優惠服務。
信用為本,無信不興。近年來,我市創新信用應用路徑,推動信用應用場景向更多領域延伸。
任澤區在全市創新開發區域信用碼應用小程序,為居民開通信用畫像。去年,該程序順利升級并網至“誠信邢臺”系統,助力該區拓展信用應用場景,新落地“信易+購車”等5大應用場景。截至目前,任澤區已落地15個“信易+”場景,誠信共建服務單位增加到27家。
此外,威縣作為省級鄉鎮和街道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試點,探索建立“信易+黨建”“信易+審批”“信易+監管”等多種模式;市高新區打造“信易+園區”,建立涵蓋政府、園區以及服務機構的信用監管與“信易+”服務機制;清河縣推出“信易+羊絨小鎮”,實時監測發布商戶信用情況……
“我們將進一步升級信用網站和平臺功能,提升信用服務能力,努力構建信用醫療、教育、養老等重點民生行業領域應用場景,切實增強守信踐諾者的體驗感、獲得感、滿意度,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市行政審批局四級調研員謝振方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