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部門聯合下發通知
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創業
本報訊(記者王帥薇 通訊員宋蕾放)支持國有企業增人擴崗、暢通大學畢業生參軍入伍“綠色通道”……日前,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財政局聯合下發通知,將通過實施12項措施,全力推動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創業。
企業是穩就業的主力軍。為進一步支持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我市合并實施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和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對招用畢業年度及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及16—24歲登記失業青年,簽訂勞動合同。按規定為其足額繳納3個月以上的失業、工傷、職工養老保險費的企業,可按每招用1人發放1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執行至2025年12月31日。
國有企業按照工資效益聯動機制確定的工資總額,難以滿足擴大招聘高校畢業生工資發放需求的,報經履行出資人職責機構或國有企業主管部門同意,統籌考慮企業招聘高校畢業生人數等因素,可給予一次性增人增資,政策執行至2025年12月31日。
作為先進制造業百強市,我市結合實際情況,深入開展先進制造業促就業行動,暢通先進制造業企業集群職稱評審“綠色通道”,支持鼓勵具備條件的先進制造業企業開展高級職稱自主評審。
我市還強化青年求職能力訓練和學徒培訓,支持高校組織有技能培訓需求的畢業年度畢業生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對符合條件的按規定落實培訓補貼、技能評價補貼等政策。對見習期未滿與見習人員簽訂勞動合同的,給予剩余期限見習補貼,政策執行至2025年12月31日。
鼓勵引導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到基層一線就業,鼓勵縣鄉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時適當放寬年齡、專業、學歷限制,降低開考比例,視情況增加招聘次數。暢通大學畢業生參軍入伍“綠色通道”,落實優先報名應征、優先體檢政考、優先審批定兵、優先安排去向,鼓勵更多畢業生參軍入伍、成長成才。
圍繞大力支持青年創業,我市按規定落實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稅費減免等政策。鼓勵靈活就業高校畢業生按規定參加社會保險,符合條件的給予社會保險補貼。
我市還把脫貧家庭高校畢業生、殘疾畢業生、長期失業青年和求職補貼發放對象作為就業援助的重點對象,實行“一對一”幫扶。同時,設立青年就業服務窗口,實現檔案接收、職業介紹、補貼申領、社保繳納等政策服務“一件事打包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