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芳
近日,走進隆堯縣大張莊鄉楊家窯村的“農光互補”光伏基地,記者看到一排排藍色的光伏板整齊地陳列在田間,高效攝取著太陽能量。光伏板下,村民楊恒力正在田間除草,綠甘藍、白蘿卜、西藍花等蔬菜長勢良好。
“自從村里推廣了‘農光互補’,我種了130多畝蔬菜,一年下來,除了光伏補助外,種蔬菜每畝還多收入5000余元?!碧崞稹稗r光互補”給他帶來的收益,楊恒力笑得合不攏嘴。
“農光互補”項目屬于農光復合型項目,利用光伏陣列下方空地及間隔種植農作物,實現土地復合利用,按照“板上發電、板下種植、農光互補”的模式和理念設計,上面發電,下面兼顧農業生產,提高土地單位面積的產出。
“目前,我們采取以種植葉菜為主,多種種植為輔的綜合方案,這是均衡考量農作物光照需求和經濟效益后做出的決策?!睏罴腋G村黨支部書記楊立廣說,目前,全村“農光互補”光伏項目占地面積達1200余畝,每年可發電75000兆瓦的同時,每畝地能為村民多增收8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