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2024年省“千名好支書”、臨城縣郝莊鎮李家村黨支部書記李陽
本報記者 王帥薇
“咱研究研究,爭取把這個加工企業引進來。這樣,大家伙兒也能多條賺錢的路子……”7月20日,在臨城縣郝莊鎮李家村村委會大院,10余名村委會成員正熱烈討論著。
經過一個夏天的考察聯系,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李陽,終于找到一家實力強、訂單多的意向合作企業。
李家村在臨城縣西部山區,總面積6400畝,擁有豐富的山水林地資源。當選村黨支部書記以來,李陽結合村里自然資源優勢,加快土地有序流轉,引進了興華生態園、宏興郎養殖、怡致酒業等項目,帶領村民逐漸走上致富增收的道路。
然而,致富之路并非一帆風順。起初,興華生態園種植的蘋果、核桃等在市場上銷售低迷,投資商郭新華幾度想要放棄。面對困境,李陽沒有退縮,他深知只有生態園產生效益,才能留住投資商。于是,李陽四處考察,到鄰近縣(區)“取經”學習,幫助郭新華引進品質優良的秋月梨,為生態園帶來新的生機。
“有了李書記的幫助,生態園才能發展這么好?!惫氯A說,李陽不光請來省農科院教授講解果樹管理技術,還幫他申請滴灌補貼,提供大型冷庫儲存果品?,F在,生態園梨果銷售興旺,計劃打造集觀光、垂釣、采摘為一體的休閑旅游點。
在李陽帶領下,李家村通過土地入股分紅、光伏發電、冷庫租賃等方式,村集體收入由零增長至近70萬元。許多村民就近就業創業,紛紛在果園、冷庫和銷售點找到了工作,收入也水漲船高。
“李書記是個實干家,跟著他,我們在家門口就有活兒干、有錢掙?!苯衲?2歲的果農米成群常年在興華生態園打理果樹,年收入1.5萬元。
農村集體經濟取之于民,更要惠之于民。堅持這一初心,李陽把村集體經濟的部分收入用于補助群眾繳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切實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同時,還為每位村民辦理意外傷害保險,讓大家多了一份保障。
“除了引進企業幫助村民就業,我還打算多開展一些技能培訓,讓村民們學點新技能,今后無論走到哪里都能找份工作?!崩铌柋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