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居家拓展到社區——
適老化改造提升群眾幸福感
本報記者趙欣葉通訊員 胡衛星 王振嶺
近日,南和區和陽鎮東關村的老人尹志民家中發生了一些新變化:床邊加了起床護欄,臥室床頭添了感應小夜燈、浴室配置了沐浴椅……
尹志民因患有腦血栓,腿腳不太方便。“之前從床邊走到家門口這幾步路,我都怕自己摔著、碰著。”尹志民回憶道。
為了能夠改善老人的居家養老品質,今年4月初,老人的家屬向當地民政部門提出了改造申請。“居家適老化改造并非簡單裝修,而要根據老人實際情況,為其量身定制改造方案。”南和區民政局社會事務股股長鄭旭告訴記者。
“現在地上不滑,走到哪里都有抓握的東西,走起路來大膽多了。”尹大爺對改造后的環境十分滿意。
在我市,像尹志民一樣選擇居家養老的老年人不在少數。今年以來,市民政局采取政府補貼的方式,免費給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截至目前,已提前完成3030戶改造任務。
“家庭適老化改造既給老人生活帶來便利和安全保障,也減輕了家屬的照護壓力。”市民政局養老事業服務中心主任胡艷敏介紹說。
家里需要改造,公共環境也要改造。如今,我市將適老化改造融入老舊小區改造和市政配套建設中。
信都區煙草局家屬院的李建國年近七旬。每天一早,他都要爬40多階樓梯,到樓下的老年活動中心下棋。“之前爬樓梯特別費勁,現在加裝了適老化扶手,累了還能在樓層間的休息椅上歇會,出門輕松多了!”李大爺說。
讓李大爺感到輕松的,還有老年活動中心不少契合老年人需求的暖心設計。比如,增設適老化弧形椅子及扶手,座椅靠背避開尖角、扶手位置可靠放拐杖和水杯等。李大爺表示,活動中心還有可以壓腿的欄桿,下完棋順便壓壓腿、扭扭腰,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