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協同加速跨越趕超——全面深化改革的邢臺探索②
本報記者 籍明泉 通訊員 張瑾
50家央企子公司落戶邢臺,為加快跨越趕超發展打造全新增長極。
邢臺—天津港海鐵聯運開通并實現班列化運行,讓港口服務抵達制造業企業“門口”。
醫療、教育等資源共享,使邢臺人民享受京津冀協同發展帶來的紅利。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10年多來,給邢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作為冀中南先進制造業基地、華北地區重要的糧食主產區、京津游客旅游重要目的地,邢臺搶抓有利機遇、找準定位坐標,采用協同的方法進行改革創新,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自己、提升城市能級,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貢獻更多邢臺力量。
■創新機制,深度融入京津冀
注重協同,首先要優化頂層設計,創新體制機制。
從全局謀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各區域、各領域的改革舉措相互協調、互相促進、相得益彰,才能更好實現改革目標。
近日,位于臨西縣的河北省軸承產業技術研究院研發基地中試車間里,“工業機器人減速器”研發課題組的技術人員正在優化新產品軸承精度。
臨西縣工業機器人減速器軸承生產起步晚,發展較慢。如何破題?河北省軸承產業技術研究院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攜手攻關,聯合研制出工業機器人活齒架減速器專用軸承。
“新產品具備高承載能力、高精度、高剛度等特點。”中試車間主任郭金亮介紹,一套軸承可替代現有的多套軸承,能大幅降低生產成本。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要求,也是推進改革的重要方法。近年來,我市牢固樹立一盤棋思維,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論述,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對制約改革發展的全局性、關鍵性問題,用協同的方式,強化頂層設計,破除深度融入京津冀的體制機制障礙。
清河經濟開發區是全省首家實現與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區域通辦”的開發區。得益于“京冀跨省通辦”合作機制,如今,在清河經濟開發區行政審批大廳,企業就可以辦理北京公司登記注冊、特種設備人員登記等領域的26項事項,有效縮短業務辦理時間,減少“往返跑”“多地跑”。
科技創新券互通互用、生態聯防聯控聯治、社保卡跨省通用……隨著一系列創新性政策的出臺,邢臺與京津在交通、生態、產業、公共服務等領域開始全面深度融合。
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時機不可失,奮進正當時。站在協同角度統籌推進各項舉措,京津冀協同優勢正轉化為發展的強大動力。
■錯位發展,優勢互補激活力
注重協同,需要錯位發展,方能取得成效。
如何使各項改革舉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實際成效上相得益彰?置身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我市正因地制宜、揚優成勢、乘勢而上。
作為北京農批產業疏解項目,邢臺首衡倉配批發市場提供的前店后倉、店倉一體、一站式服務,不僅給當地百姓帶來“高檔果、批發價”的福利,還直接帶動千余家商超水果店、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項目全部建成后,將成為邢臺規模最大、品類最全、設施最先進、功能最完善的農副產品全產業鏈商貿流通產業集群。
站在協同的角度優化布局,有助于促進區域合理分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形成聯動發展、互利共贏的新格局。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目的,是調整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走出一條內涵集約發展的新路子,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形成新增長極。
2023年,國家電投旗下的國能生物發電集團有限公司決定增產擴能。公司高層反復研究,對比政策、交通、用地成本等多重因素,最終決定在新河縣建設新項目。作為全市引進的第一個央企三級子公司,該項目實現了快引進、快注冊、快拿地、快建設。
產業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實體內容和關鍵支撐。我市積極對接京津相關部門、企事業單位、教育、醫療機構、科研院所等,精準承接京津產業轉移,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截至目前,共承接京津項目231個,計劃總投資889.21億元;已吸引50家央企子公司落戶,近40家產生質效。
如今,京津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扎根在邢襄大地,一幅生機勃勃的高質量發展畫卷正徐徐展開,協同動能加速釋放。
■整合要素,資源共享惠民生
注重協同,還需要整合資源要素,凝聚各方合力。
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最終要體現到增進人民福祉、促進共同富裕上。
隨著政策信息共建共享、養老服務同質同標,越來越多的京津游客選擇到邢臺“跨城康養”。今年以來,我市立足扁鵲中醫藥獨特資源優勢,出臺《邢臺市中藥加工制造及康養產業發展2024—2026年重點任務清單》《邢臺市支持中藥加工制造及康養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布局扁鵲文化康養度假區、皇寺康養區等重大康養項目,以更完備的特色康養產業體系助推京津冀協同發展。
拉近時空距離,放大協同效應。京津冀區域內海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在一體化交通網絡中高效流動,為邢臺創造出更大發展空間。我市借此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謀劃實施了潤沃現代商貿冷鏈物流基地、褡褳機場臨空經濟區等重大項目(區域)建設,推動物流網絡由“邯邢中心”向“邢邯中心”轉變,打造“公鐵海空”多式聯運的冀中南現代商貿物流基地。
強化要素協同作用,改變單打獨斗的方式,建立互聯互通的平臺,讓“物理共存鏈”升級為“化學反應鏈”,改革才能發揮更大的創新效能。
優質教育資源“跨省過河”,一批京津名校“牽手”邢臺;
文旅協同釋放新活力,“太行泉城、美麗邢臺”城市品牌持續擦亮;
百姓共享“健康紅利”,52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先后與京津地區112家醫院或機構建立合作關系;
……
從醫療到養老、從教育到社保、從就業到旅游,協同發展為邢臺百姓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放眼未來,邢臺將乘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東風,進一步解放思想、奮發進取,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在加快跨越趕超中展現更大作為、結出更多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