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澤區年產各類檔案紙制品14億余個,產銷量約占全國市場份額40%——
“小盒子”開啟村民致富路
本報記者 王芳 通訊員 武娜 宋杰
鍘板、裁紙、印字……日前,在任澤區駱莊鄉李白鋪村一家檔案用品廠生產車間里,工人正忙著趕制客戶定制的人事檔案盒。
“可別小瞧這檔案盒,它是咱老百姓的致富‘寶盒’。”駱莊鄉黨委書記馬蘭說,目前,該村有檔案制品生產廠家47家,年產值2億多元,村民人均純收入近1.5萬元,帶動周邊村莊1萬余名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
20世紀80年代中期,為壯大村集體經濟,推動李白鋪村發展,當時的村“兩委”經多方調研,外出學習考察,最終決定嘗試檔案制品加工,從此開啟了李白鋪村檔案制品產業的振興之路。
“最開始都是手工制作,做出的成品量很小。”一家檔案制品生產企業負責人盧立超指著身邊的機器說,“現在不同了,生產線都是智能化設備,省工省力,生產效率提升了10倍以上。”
“村里的檔案制品產業經歷了幾次轉型升級,生產工藝有所提高。最初制作需要下料、悶盒、燙字、撐盒4道工序,后來經過轉型有了方箱印刷機,悶盒印字合二為一,產銷總量開始連年攀升,已經實現了產業和效益的雙提升。”李白鋪村黨支部書記盧會旭說。
近年來,電商產業迅猛發展,給該村帶來了新機遇。“以前銷售靠腳力,挨家挨戶上門跑,現在銷售靠腦力,一根網線就把檔案制品賣到全國各地。”盧立超說,村里的檔案制品產業鏈越來越成熟,銷售模式越來越完善。
各類檔案制品行銷湖南、湖北、陜西等30余個省(區、市)。曾經名不見經傳的李白鋪村,經過近40年的發展,現如今已是享譽全國的檔案制品生產基地。
在6月中旬舉辦的2024年第118屆中國文化用品商品交易會(CSF文化會)上,任澤區10家文化企業集中亮相,現場累計簽訂單100多個,交易額達1500余萬元。
目前,任澤區檔案紙制品產業以駱莊鄉為中心,已孵化形成李白鋪村、程寨村2個檔案紙制品生產集聚區,年產檔案盒、檔案袋、公文包等20余種14億余個,產銷量約占全國市場份額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