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文明鄉風引路人
——記2023年省“千名好支書”、任澤區雙蓬頭村黨支部書記孟曉光
本報記者郭雨晗
走進任澤區辛店鎮雙蓬頭村,道路干凈整潔,房前屋后花木成景。村民提起村黨支部書記孟曉光都贊不絕口。村民孟祥民說:“曉光書記上任后,村里建起了文化禮堂,打造了和合孝老大食堂。鄉風民風向善向好,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
“好鄉風帶動好民風,好民風帶來新變化。”這是孟曉光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1987年,孟曉光在雙蓬頭村擔任村干部;1999年,他辭職離鄉做起了生意。那時的雙蓬頭村,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發展受阻,村民之間矛盾沖突比較多……2013年,帶著領導和群眾的信任,孟曉光回鄉走上村黨支部書記的崗位。
“我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善鄉風。”孟曉光說,2013年,他建立了QQ群,讓所有村民都能在群里給村干部和村發展提意見建議,他再把其中的好想法好點子集中起來,與村干部一起研究,符合實際的全部采納。群眾對村級事務的參與度逐漸提高。后來,孟曉光又建立了3個“百姓議事廳”微信群和群眾進行線上溝通。“村民把村里的事當成了自己的事,參與動力變強、積極性提高,鄉村振興就更有后勁、更有潛力。”孟曉光說。
成立“百姓議事廳”微信群這幾年,孟曉光發現村里有特長又有熱心腸的人不少。于是,他和村黨支部成員商量,決定成立“和合志愿服務隊”,由村民自愿報名參加,實行“群眾‘點單’、群主‘派單’、隊員‘接單’、群眾‘評單’”的志愿服務機制。孟曉光說:“看著村里之前一些喝酒打架的年輕人不僅主動加入志愿服務隊,還干得很帶勁兒,我感到無比欣慰。”
鄉風文明家園美。如今,新興街亮了,寧雞線雙蓬頭段綠了,辛店鎮橡塑孵化園項目也在此扎根落地,雙蓬頭村群眾的日子越過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