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京津冀國家樞紐節點建設機遇
19個!河北國家綠色數據中心數量全國第二
河北日報訊(記者米彥澤)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2023年度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名單,河北省推薦的潤澤數據中心A-7、A-18和雄安城市計算中心(一期)共3個數據中心成功入選。
國家綠色數據中心是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等部門聯合開展的一項試點示范工作。自2017年首次開展國家綠色數據中心評選以來,全國已累計創建4批共246個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其中,河北省累計創建國家綠色數據中心19個,數量排名全國第二位,僅次于廣東省(28個),與北京市、江蘇省持平。
近年來,得益于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作為數字經濟底座的數據中心實現快速增長。
為什么要建綠色數據中心?
據了解,服務器所占物理空間大,能源消耗高。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數據資源存儲、計算和應用需求大幅提升,數據中心升級換代淘汰的老舊設備也亟須規范化處理,綠色化轉型已迫在眉睫。
相對于傳統數據中心,綠色數據中心具有能耗低、運維水平高的特點。面對日益增長的算力需求和產業綠色化發展方向,河北省搶抓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京津冀國家樞紐節點建設機遇,積極推進綠色數據中心建設。
綠色數據中心,是確保信息系統安全、穩定、可靠運行的條件下,實現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環境影響最小化。
在潤澤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潤澤數據中心A-7、A-18可根據當地氣候條件,采用精細化“季節性調整制冷系統運行模式”,每年約有5個月時間可實現無冷機和混合制冷運行,進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同時,兩座數據中心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確保在保障計算性能的同時,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低碳排放。
該公司嚴格執行國家相關規范及標準,通過采用制冷系統智能控制、能耗監測及智能運維管理系統等先進節能技術,持續優化自動化能源管控手段,實行精細化運營管理,多措并舉推動數據中心低碳綠色進程。
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節能與綜合利用處處長郭瑞看來,積極探索推廣先進綠色技術、持續提升可再生能源供給水平是支撐綠色數據中心建設的關鍵。
河北省數據中心沿著綠色低碳之路加快發展:阿里云張北數據中心應用全浸沒式液冷服務器,與傳統制冷系統相比,熱傳導效率要高百倍,節能效果超過70%;合盈數據(懷來)科技產業園以100%綠電供應推進“投產即零碳”模式……
“未來,河北將繼續積極推動綠色數據中心的建設與發展,助力我國數字經濟在綠色、高效的道路上不斷前行。”郭瑞表示,河北將緊跟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和“雙碳”目標,持續夯實數據資源與智能算力基石底座,在促進數據中心行業綠色轉型、綠色技術創新、綠色電力交易等方面不斷發力,加強技術創新和能源管理,聚焦算力基礎設施的技術創新與高效節能,持續打造綠色化、集約化、智能化算力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