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周林 通訊員范素素)“信用受損影響公司招投標,沒想到僅用十幾分鐘就把公司征信修復了。”日前,寧晉縣正工電纜有限公司負責人賀玉哲因信用修復問題聯系該縣行政審批局?!靶庞眯迯透咝мk成一件事”窗口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聯合環保部門主動上門服務,用時15分鐘一次性提交信用修復所需的材料,實行一次申請、一次辦結,及時消除不良社會影響,重塑企業信用。
“信用修復高效辦成一件事”是寧晉縣開展河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典型城市縣級試點建設的一個縮影。
被確定為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典型城市縣級試點以來,寧晉縣明確任務分工、考核指標,重點圍繞典型城市試點標準,打造“信用寧晉”品牌。
寧晉縣將信用信息數據歸集擴大至律師等7類重點人群,歸集各類公共信用信息共計2533余萬條。梳理信用監管事項清單266項,并對全縣20個領域24個經濟行業的17825家企業,進行了分級分類。
著力打造“事前承諾、事中監管、事后修復”市場主體生命周期的信用監管體系。今年以來,寧晉縣共計歸集信用承諾信息90520條、基本信息844646條、公共事業信息5905條。結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由監管部門依靠獎懲信息、失信信息、“雙公示”信息等各類市場主體數據信息,進行事中分類監管,對信用等級優良的降低監管頻次,對低信用的市場主體增加現場監管頻次。對存在行政處罰記錄被認定失信的處罰行為,由處罰機關通過督促履責、約談、培訓等方式幫助失信主體完成信用修復,消除行政處罰、失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