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養護”上線,施工全程可視可預警
本報訊(記者丁邵一 通訊員張倩梅)近日,省道S321邢昔線梅花寨村北至東羊臥村南段修復養護工程現場,在20余輛(臺)瀝青運輸車、攤鋪機與壓路機密切配合下,一條“黑色長龍”正向遠方不斷延伸。緊張施工中,司機師傅邊操作工程車邊望向車內的“智慧養護”屏幕。
“我們在全省公路養護工程領域率先應用路面工程信息化系統。拿這臺壓路機來說,新裝的屏幕上有1張路面碾壓情況的漸變圖。在圖上,哪里碾壓夠了、哪里要補壓,一目了然。即使少壓一遍,也會觸發系統報警,督促工作人員會及時整改。”市公路建設養護中心副部長王威指著身前一臺碾壓路面的膠輪壓路機說。屏幕上還實時顯示壓實溫度、壓實遍數等關鍵指標,并把近期壓路機的運行軌跡記錄存檔,供施工人員、監理人員參考,以提高路面施工質量。
“我們在拌合站、試驗室以及每一臺運輸車上也都加裝了相應的信息化檢測設備。”王威介紹,他們借此打通了路面施工從原材料、生產、運輸、攤鋪、壓實全過程信息化管控,實現路面施工全過程監測、多指標采集、多級預警及全鏈條質量追溯,有效提升公路養護工程的信息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