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明明
日前,記者來到寧晉縣紀昌莊鎮講理村西瓜種植基地,陣陣瓜香撲鼻而來,一排排郁郁蔥蔥的瓜蔓蜿蜒而上,長勢喜人,一個個圓滾滾的早熟小型西瓜錯落有致地懸掛在藤蔓上,瓜農們穿梭在綠油油的藤蔓里采摘,然后包裝、運送,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前些年我們也種過西瓜,收成和口感都不錯,但因為雨水和行情等其他原因,收入并不高。”講理人家種植基地負責人侯壽嶺說,“這兩年,在政府的資金支持和縣農業農村部門的技術指導下,我們引進了新品種,再加上天然的土壤優勢,給種植戶增收增強了信心。目前,該種植基地的早熟小型西瓜已經采收三周左右,預計采摘期能持續到7月份。”
西瓜產業的發展也為附近村民提供了不少就業崗位。來自講理村的王彥鋒把他的土地流轉給了基地,并在基地打工。王彥鋒說:“一天能掙100多塊錢,從基地到家里只要四五分鐘,還能就近照顧老人和小孩,挺好的!而且土地流轉租金一年每畝也有1000多塊錢收入!”
據侯壽嶺介紹,現在種植的西瓜屬早中期成熟小型設施西瓜,生長穩健,坐果性好,平均重量約2公斤,皮薄韌性好、肉色紅、糖度高,當地天然的沙土地,讓他們種出來的西瓜含糖量比普通西瓜高35%,甜度能達到13度左右,深受消費者青睞。每到上市季節,不斷有北京、山東、石家莊的客戶前來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