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馬維勇 通訊員 王連軍
防汛避險轉移事關群眾生命安全,事關社會大局穩定。日前,《河北省防汛避險人員轉移條例》宣講培訓班在石家莊市舉辦。我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成員單位相關負責同志和鄉鎮負責防汛轉移的領導干部共計850人參加了培訓。
“通過這次集中培訓,更加深入了解了《條例》的出臺背景、過程和主要內容,深刻領悟到省委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堅定決心和務實行動。”信都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龐保林說。
省人大常委會認真落實省委部署要求,創制性出臺《河北省防汛避險人員轉移條例》,并于今年1月14日正式實施。《條例》實施以來,我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集中開展宣講,強化應急演練,加快整改提升,全力推動《條例》不折不扣落到實處,持續提升防汛抗洪綜合水平。
高位推動 切實提升保障能力
我市認真貫徹省委決策部署和省人大有關要求,高度重視《條例》的宣傳貫徹工作,市委、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學習《條例》主要內容,并對相關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全市人大系統開展專項監督,全力推動《條例》在基層末端真正落地落實。
今年5月是《條例》“宣傳月”,臨城縣人大常委會、縣政府成立宣講小組,深入趙莊鄉梁家莊村,講解《條例》主要內容,讓權威解讀直達基層一線。“我們廣泛開展《條例》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農村、進家庭等‘五進’活動,編印學習宣傳資料,及時發放到群眾手中,擴大《條例》社會知曉度。”臨城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凱軍介紹。
市應急管理局充分發揮防辦牽頭抓總作用,督促各地組織受威脅區域內所有村莊汛前至少開展一次防汛避險人員轉移演練。“我們按照《條例》有關要求,深入開展防汛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對發現的133個問題建立臺賬和責任清單,實現閉環管理,目前已完成整改131個。”市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宋紅衛介紹,他們通過制定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實施方案,加快推進避難場所建設,確保主汛期前實現鄉村兩級全覆蓋,全面提升應急保障能力。
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流域性特大洪水發生后,我市科學統籌謀劃了一批災后恢復重建和防洪減災能力提升項目,涵蓋了青山水庫、野溝門水庫重建等水庫提標擴容,白馬河、大沙河、沙洺河、午河、泜河、滏東排河等主要河道綜合治理,寧晉、任澤平原調蓄工程以及災后水毀修復工程等。經積極爭取,國家安排我市增發國債水利項目62個,截至目前,已全面開工。
聚焦重點 開展集中宣講培訓
近日,南和區應急管理局組織舉辦全區“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培訓會,邀請省委黨校應急管理培訓中心原主任賈永江授課。
“培訓會針對安全生產、洪澇災害等突發事件處置基本要領、防御應對措施進行了詳細講解,內容豐富、貼近基層。”防汛重點村負責人周曉科說,通過此次學習,強化了底線思維,增強了紅線意識,進一步提升了自然災害防范應對和應急處置能力。
通過舉辦專題培訓班、研討班等多種形式,我市各級各部門廣泛開展學習宣傳培訓活動,在全市營造學習《條例》、宣傳《條例》、貫徹《條例》的濃厚氛圍。積極組織全市20個縣(市、區)委書記、區長、防指成員單位負責同志約200人參加全省防汛工作專題培訓班,結合邢臺實際就《條例》有關內容進行座談討論。市應急管理局還聯合邢臺日報、邢臺廣播電視臺等開通專欄,每天定時播放或推送《條例》系列政策解讀視頻、文字、長圖信息,同時利用張貼宣傳海報、農村大喇叭、戶外電子屏等循環播放《條例》相關內容,形成強有力的宣傳聲勢。
依法履職 全力做好專項監督
成立專項監督行動領導小組、制定出臺相關實施方案、注重強化執法檢查……市人大常委會把開展好《條例》專項監督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使命,高站位謀劃、高標準推進。
“我們精心挑選骨干力量和人大代表,堅持‘項目化、清單化、節點化’開展檢查,力求精準高效、查漏補缺、促進工作。”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李海林說,截至目前,市人大常委會已完成對12個重點縣(市、區)的執法檢查,各縣(市、區)的執法檢查工作也高標準完成,共發現問題線索177個,已全部轉交政府辦理,已整改到位172個,追蹤督辦5個。
據介紹,目前市、縣兩級人大常委會正嚴格按照省人大要求的時間節點和方法步驟開展好各項工作,緊盯重點難點,推動解決突出問題,補齊短板弱項,促進工作提質。
“不僅要搶抓汛前執法檢查,還要做好汛期跟蹤監督,進一步推動政府及有關部門做好防汛備汛各項工作。”李海林表示,市人大常委會將進一步在汛期跟蹤監督上下功夫,采取征集人大代表意見建議、向社會廣泛征集問題線索、實地調研等方式,鞏固拓展前期執法檢查成果,持續查找問題線索,推動問題隱患整改落實,推動發現問題立行立改,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擔當,切實筑牢安全發展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