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經營管理 促進行業發展
《邢臺市快遞業發展促進條例》6月1日起實施
本報訊(記者馬維勇)4月26日,記者從市人大常委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經市政府提出立法議案,市人大常委會兩次審議、表決通過,并報請省人大常委會審查批準,市人大常委會發布公告,公布《邢臺市快遞業發展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于6月1日起施行。
發布會上,市人大常委會相關工委負責同志對制定《條例》的立法背景、必要性及制定過程和主要內容進行了說明,市郵政管理局有關負責同志就如何推動《條例》貫徹實施講了意見。
《條例》共三十三條,進一步細化了快遞服務、行業安全、生態環保等方面的規定,有利于激發快遞企業創新活力,促進我市快遞行業高質量發展。《條例》明確提出,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助力快遞企業創新發展,落實國家和省有關政策要求,為快遞企業提供必要的用地保障和資金支持。支持快遞企業依法利用存量土地資源,建設快遞經營所需的集散中心、分揀中心。
《條例》規定,采用統一監管模式,維護快遞車輛通行秩序,郵政管理部門應當會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等部門,對快遞服務車輛實行統一編號、統一標識,依法規范快遞服務車輛的管理和使用,確保快遞運輸安全、便捷。
為整合快遞配送資源,推進快遞進村工程,《條例》規定,整合既有網絡、運力資源,健全以縣級寄遞配送中心、鄉鎮寄遞服務站、村級寄遞服務點為支撐的農村快遞配送網絡,為農村以及其他偏遠地區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快遞服務。同時,支持快遞企業對接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企業等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農產品差異化寄遞業務,為推動農產品出村進城提供便利。
在加強快遞包裝治理方面,《條例》規定,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快遞包裝治理工作的統籌指導,推進快遞業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快遞企業應當依法履行生態環保主體責任,制定本單位包裝操作規范,加強從業人員培訓,提高快遞包裝的標準化、循環化、減量化、無害化建設水平,推廣電商快件原裝直發,減少電商商品在寄遞環節的二次包裝。
在保障快遞從業人員權益方面,《條例》要求,為快遞從業人員開放公益性休息場所,提供車輛充電等服務便利,營造社會關心、關愛快遞從業人員的良好氛圍。市、縣人民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教育等管理部門應當嚴格落實職業培訓補貼政策,支持學校、科研機構、行業協會和快遞企業聯合培養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快遞行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