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籍明泉通訊員李志華)全市共有醫養結合機構146家,110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增設了養老服務職能,國醫堂實現鄉鎮全覆蓋……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重慶市舉辦社區醫養結合能力提升培訓班,邀請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負責同志授課,推廣交流我市醫養結合工作典型經驗。
近年來,我市立足人口老齡化現狀和老年人醫養需求,積極探索創新醫養結合服務模式,提升服務質量,推動醫養結合高質量發展。圍繞“全面建立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發展目標,不斷完善政策體系,推行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打造鄉鎮、社區醫養結合服務中心,全面推廣家庭簽約服務,開展居家長期照護、“互聯網+護理”、家庭養老床位等服務,推動醫養服務向居家延伸。
同時,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發揮中醫藥在預防保健、特色診療、養生康復、治未病等領域的特色優勢,將中醫藥服務嵌入到醫養結合服務中,實現養中有中醫;鼓勵支持社會力量開展醫養結合服務,促進醫養結合多元化發展。
截至2023年底,我市共有醫養結合機構146家,其中公立醫養結合機構70家,90%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85%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3.4萬人享受到了長期護理保險待遇,其中居家護理受益者達到2.4萬人,居家護理累計完成500余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