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各開發區強化招商引資提質效,推動項目建設加速跑
以項目之“進”筑牢發展之“基”
本報記者高敏
樁機起落、吊臂升降、車輛穿梭、機聲隆隆……初春,我市各開發區的項目建設現場,一幅幅干勁“滿格”的生動圖景躍然眼前。
準備資料、收集線索、拜訪企業、推介自身優勢……初春,我市開發區招商人員集中力量、集中智慧、集中資源,全面掀起招商引資新熱潮。
今年以來,我市各開發區緊緊圍繞主導產業,聚焦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強化以商招商、小團組精準招商,努力實現項目引進新突破。緊盯項目開工、建設、入庫等關鍵環節,加大服務保障力度,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進度,激發經濟活力。
項目建設加速跑,筑牢跨越趕超基石
“僅7個月時間,我們項目的主體就封頂了,目前,試驗基地正在進行外裝修收尾,預計今年6月份竣工投產。”清河縣數字經濟科創園項目負責人王輝說,項目建設快速推進為他們贏得了發展先機,項目還沒竣工,深圳PCB電路板、蘇州劍芯光電等高新技術企業就拋來橄欖枝,希望入駐科創園。
項目是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今天的項目,是明天的發展力、創新力、競爭力。今年是我市項目建設的攻堅年、跨越趕超的發力年。我市開發區建立項目建設工作臺賬,強化項目包聯和要素保障服務,實行清單管理,全力推進項目建設。
“自我們項目簽約,清河經開區就成立項目服務專班,幫辦各種手續,協調解決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難題。”王輝說,項目建設涉及的業務科室每周都主動上門送服務。
聚焦推動項目建設進度,沙河經開區緊盯項目的時間節點,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南和經開區深化在建項目包聯服務機制,常態化開展入企走訪,紓困解難;隆堯經開區推行建設項目服務管家制度,對建設項目所需辦理的各項業務全程幫辦代辦,變企業“跑腿”為政府“跑腿”;巨鹿經開區堅持項目跟蹤服務、臺賬式管理、責任制推進工作機制,持續關注水、電、氣、熱等要素保障,推動項目建設進度……
狠抓項目建設,展示的是決心,贏得的是未來。各開發區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給項目建設按下“快進鍵”,為我市經濟跨越趕超筑牢基石。
招商引資提質效,培育積蓄發展新動能
今年以來,包括中車新能源產業裝備基地、中船氫能制儲運用及儲能裝備研發制造基地在內的10個項目,先后簽約落戶市經開區,總投資120億元。
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去年以來,我市各開發區根據自身產業現狀,聚焦延鏈、補鏈、強鏈,繪制招商路線圖,變招什么落什么為需要什么招什么。同時,完善招商工作機制,搭建招商平臺,實施精準招商,吸引優質目標企業來我市投資,為經濟發展蓄勢賦能。
“今年,我市將深入實施招商引資提升行動,推進園區平臺招商,指導各開發區積極引入有平臺運營能力和招商資源的運營公司,以市場化方式推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將進一步強化招商隊伍綜合素質提升,扎實推進高水平國際化招商,持續開展產業鏈招商,實現項目投資額和項目引進數量的“雙倍增”。
經過不懈的努力,一個個“大好高優”項目紛至沓來,為推動我市高質量發展培育積蓄新動能。
營商環境再優化,增強平臺“軟實力”
走進南宮柔尚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工人們在各自崗位上忙碌著,生產線上一塊塊地毯被打包、裝箱。“我們現在每天產量在1萬至1.5萬條(塊)地毯、地墊,最高峰時達到日產3萬多條(塊),9成以上產品出口歐美市場。”該公司生產部負責人趙春景說,得益于南宮經開區一流的營商環境,柔尚紡織在短短10個月時間里,快速完成建設、投產、達效。
項目招得來,還要留得住、發展好。營商環境好不好、優不優,直接決定著市場要素聚集不聚集得來、發展動能強勁不強勁。近年來,我市各開發區建立促進營商環境提升長效機制,問需于企、問計于企,在幫助企業拓展市場、加快創新升級、加強品牌培樹等方面下足功夫,全方位服務企業發展。
圍繞項目建設,各省級開發區成立行政審批局或審批服務中心,創新實施企業“110”服務機制、24小時政務自助服務等舉措,加快推進和優化開發區簡政放權工作,推進審批權限下放,持續提升審批質效。
聚焦要素保障,我市推動各開發區設立人力資源市場,幫助企業精準匹配人力資源;深入開展各開發區與銀行對接活動,強化金融對各開發區的支持;鼓勵各開發區進行數字化建設,通過流程再造、數字賦能、高效協同、整體智治,在基礎設施、運營管理、產業服務等方面加強數字資源整合,建設智慧開發區,構建集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于一體的數字化治理體系。
在我市各開發區,一批惠企便企政策措施全方位、全要素、全周期為企業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