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主攻方向 加大技術創新
本報訊(記者周林)日前,走進位于沙河市的河北冀中新材料有限公司10萬噸玻璃纖維生產車間,記者看到,通紅的玻璃液,瞬間變身為5200根玻璃纖維原絲。別小瞧這細細的玻纖,軌道交通、建材、高壓管道、風電、汽車等領域都能見到這種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的身影,能夠有效替代鋼材、木材、石材等傳統材料。
形成新質生產力需要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發展未來產業。新材料具有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和高附加值等特征,是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我市把握新機遇,積極融入全省布局,明確金屬材料、玻纖材料、高分子材料三大方向,即以中鋼邢機和2個鋼廠為龍頭的特鋼及合金材料、以冀中能源玻璃纖維為龍頭的無機非金屬材料、以旭陽和建滔等為龍頭的先進高分子材料,突出重點、聚焦力量,順應高性能、多功能、綠色化發展需求,把新材料產業打造成為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引擎。
2023年1—11月,在全市規模以上工業高新技術產業中,新材料領域增加值占比最大,占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比重達41%。
錨定自主創新,我市一些新材料產品已然奮躍而上、后發追趕。
臨城縣的高富氮化硅材料有限公司是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其生產的氮化硅粉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風電、光電、半導體等領域的關鍵零部件,是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芯片最匹配的封裝材料。另一家位于威縣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河北利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DJ—95吸附樹脂,填補了國內該細分領域的技術空白。
搶抓機遇,迎接挑戰。著力將新材料產業打造成為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引擎,各縣(市、區)規劃清晰,滿懷信心:襄都區全力推進京津冀新材料數字產業園項目,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吸納20家以上的印刷電路板生產加工原材料供應和相關銷售外貿企業;臨城縣的吉泰新材料產業園已入駐17家新材料企業,正在謀劃建設博士新材料產業園,打造冀中南新材料產業基地。
我市將持續強化創新和技術改造,聚焦新材料產業新技術、新產品開發,在自主研發、成果轉化、高端人才引進上持續發力。同時,推動一批園區升級為新材料專業園區,集中資源要素,打造一批新材料產業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