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在河北省臨西縣老官寨鎮黑莊村光伏電力站內,一排排光伏太陽能板熠熠生輝。一場大雪過后,光伏電力站的技術人員正冒著嚴寒進行巡檢。
“光伏電力站年均可發電1100余萬千瓦時,春夏季光伏太陽能板下種植草莓、西瓜等,可供觀光采摘。”分管該項目的老官寨鎮副鎮長張志成說。
2023年12月28日,光伏電力站技術人員在臨西縣黑莊村進行巡檢。(受訪者供圖)
9年前,這里是垃圾遍地、惡臭熏天。黑莊村黨支部書記黃培志說,如何利用好這片地成了十分迫切的問題。
2014年,聽說有太陽能發電項目要落戶臨西,黃培志聯合鎮干部積極推薦本村優勢,答復問題不過夜。靠真誠打動,項目方租用了這片地,每年為村集體增收60余萬元。
后來,黑莊村又發展了設施蔬菜、中藥材種植等項目,2022年村集體收入達126萬元。曾經沒有水泥路和路燈的黑莊村,如今新民居平地起、街巷全硬化,村子綠樹環繞,“晴天塵紛飛、雨天路難行”成了過去式。
在臨西,像黑莊村這樣激活閑置資源、壯大集體經濟的村子有很多。
“這份收入讓日子寬裕多了。”在周樓村“微工廠”,村民孫小玲一邊忙著穿針引線一邊說。孫小玲由于腿腳不便,一家人原來全靠丈夫種地、打零工,現在她每月能掙2000元。如今,周樓村10多家“微工廠”帶動300多名群眾增收。
臨西縣充分利用閑散土地、閑置房屋,為小微企業找廠房、招工人、辦手續,給予優惠政策,目前已有浙江等地40多家小微企業落戶。
“我們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鼓勵各村盤活閑置資產。”臨西縣委常委、組織部長衛建豪說,臨西對農村集體閑置資產摸底調查,開展清理規范專項行動,在確權并評估價值后,采取引進項目注入資金、鼓勵鄉土能人創業、與企業或個人合作經營等方式發展鄉村產業。
據了解,臨西縣引導鼓勵包括集體閑置資產的各類農村產權項目進入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近三年完成交易額達2.8億元。截至目前,當地299個村年集體經濟收入均超過10萬元,其中184個村超過30萬元。(記者杜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