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兩部門發布元旦春節消費提示
保持理性購物警惕消費陷阱
本報訊元旦春節即將到來,購物消費也將迎來小高峰。12月25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消保委發布“雙節”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面對節日促銷,大家要保持理性,按需購物,警惕消費陷阱,增強維權意識。
預付消費不可沖動
歲末年關往往是美容美發、健身娛樂等服務行業辦理預付卡或續卡促銷高峰期。預付卡消費存在充值容易,退款難;缺少合同,協調難;商家跑路,維權難等問題。消費者在辦理預付卡時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被商家的高額補貼和折扣所誘導,特別是在新開店鋪辦卡更需謹慎。
消費者辦理預付卡,盡量選擇資質齊全、信譽好、經營狀況良好的商家,不要輕信商家口頭承諾,一定要簽訂書面合同。合同應明確經營者收款賬戶信息、預收金額、支付方式、有效期限、收費標準、扣費方式、退款計算方法、退款條件和違約責任等信息。兩部門提醒,一次充值金額不宜過多,充值時務必要核對收款賬號名稱是否與店鋪營業執照一致,并保留付款憑證,以便維權。
打折促銷警惕陷阱
迎“雙節”,商家會推出降價優惠、滿減返現、贈送禮品等各種促銷活動。但一些不良商家會采取虛標原價、先漲后降等形式欺騙、誤導消費者,有些商家還會以促銷活動的名義進行推廣產品,表面上是讓利消費者,實則清庫存,甚至借助低價來推銷其劣質商品。
因此,消費者應保持理性,不要被高額的補貼和折扣誘導,要對商品的價格和質量進行跟蹤比價綜合考慮。同時要注意滿減、紅包、打折等活動的具體規則,是否有使用范圍、金額和期限等條件限制。
直播購物理性消費
直播帶貨給消費者帶來新的購物體驗的同時,存在商品質量參差不齊、虛假宣傳、虛標價格、主播素質良莠不齊、售后服務措施不完善等亂象。因此,消費者在直播間購物時,不要被主播限時秒殺、僅此一件、全年最低價等營銷話術所誘導,面對主播們營造的貨品稀缺、不買就虧的氛圍,一定要保持理性。
消費者對確需購買的商品提前做好功課,一定要多平臺、多角度進行比較,選擇信譽度高、質量可靠的商家商品進行購買。購買時,要注意查看商家信譽度及買家評價,對于商家信譽度低于平均水平以及買家差評較多的店鋪,要謹慎購買。
消費者在購物后,要妥善保存相關的聊天記錄、購物憑證,訂單信息、發票、支付信息、促銷截圖、頁面廣告宣傳等憑證,出現問題或糾紛時,可先與商家協商處理,協商不成,及時撥打經營者或網絡交易平臺所在地12315熱線或向當地消保委(消協)進行投訴,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邢臺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李平 通訊員 王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