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科技力量 譜寫創新華章
——寫在市科學技術協會第八次代表大會召開之際
本報記者郭文靜通訊員 劉曙光
科技引領發展,創新贏得未來。自市科協第七次代表大會以來,市科協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發揮黨和政府聯系科技工作者橋梁和紐帶作用,團結引領全市科技工作者積極投身“太行泉城、美麗邢臺”建設,開創了邢臺科協事業發展新局面。
我市被確立為全國“科創筑夢”助力“雙減”科普行動工作試點城市、“科創河北”試點城市、省級學會基層服務示范市。全國“天宮課堂”分會場成功在邢舉辦。全國科普日河北主場活動在我市舉辦,河北省科協系統助力全省高質量發展現場會在我市召開,學習推廣我市經驗做法。此外,市科協多次被中國科協和省科協評為“全國科普日”優秀組織單位。
習近平總書記對科協作出了“要堅持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重要指示。我市科協系統將這一重要指示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實化于效、固化于制。
為科技工作者服務
市科協連續多年組織開展“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特色活動,召開座談會120余場,慰問一線科技工作者1000余人、為10000余名科技工作者召開健康講座,在全社會營造崇尚科學、尊重科技工作者的良好氛圍。
市科協指導基層科協建成72個“科技工作者之家”,有16個單位被省科協認定為“河北省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設示范單位”。李保國科技興農專家團隊入選中國科協2022十大科普人物,12人獲得“河北省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4人獲得第七屆省科普事業貢獻獎,4人獲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10名專家入選省科協智庫。選樹邢臺市“最美科技工作者”60人、邢臺市“首席科技輔導員”133人,為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提供了廣闊的舞臺、爭取了更多榮譽、解決了很多實際困難,讓科技工作者感受到“家”的溫暖。
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
市科協創辦邢臺市科技助企講堂,圍繞做大做強做優邢臺特色產業,邀請國家和省市知名專家傳經送寶。目前講堂已舉辦了20期,受益人數達230余萬人次,促進了邢臺各類企業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提升,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開展京冀科協行動——邢臺對接洽談會3次,幫助20余家企業與京冀專家進行對接,解決了企業的技術瓶頸問題。成功爭創全省唯一2021年省級學會基層服務示范市,有27家省級學會近百名專家來我市開展對口科技幫扶活動80余場。成功爭創“科創河北”試點城市,爭取省級科技服務團項目26個、上級資金40萬元,促成20家省級學會與我市10個縣(市、區)開展戰略合作,引進高層次人才,助力邢臺經濟高質量發展。幫助265家企業建立科技專家工作站,數量居全省第一。
此外,承辦京津冀眾創空間發展論壇暨中國創新方法大賽河北賽區決賽、第二屆河北省TRIZ杯大學生創新方法大賽決賽、第九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河北賽區復賽、河北省科協企業創新方法培訓會,舉辦兩屆邢臺市新型職業農民愛科技用科技大獎賽,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創、以賽促研,營造科技創新濃厚氛圍。
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
市科協承辦2023年“全國科普日”河北省主場活動,活動規格高、聲勢大、效果好,舉辦科普活動300余場,受益群眾約30萬人次。市科協連續6年被中國科協和省科協評為全國科普日活動優秀組織單位。
參加全市科技活動周、食品安全周、防災減災日等活動,組織科技工作者、科技志愿者開展科普進鄉村、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活動,大力營造學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濃厚氛圍。先后邀請20余名專家來邢作科普報告,引導和助力領導干部、科技工作者增強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思維,提高公眾學科學的興趣。
此外,組織我市青少年參加全國和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機器人競賽、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等系列活動,參與人數達18萬余人次,獲得國家級獎105個、省級獎1630個,獲獎情況在全省名列前茅。
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
市科協系統積極為黨和政府建言獻策,起草完成了《邢臺市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報告》等調研報告10余篇,并上報省科協和市委、市政府。成立邢臺市科學技術普及研究會和邢臺市科技創新戰略研究會,探索科學普及和科技創新新路徑、新方法,為市委、市政府制定科技戰略、科普規劃提供智力支持和決策參考。圍繞全市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學術交流活動300余場次,促進了我市學術進步和繁榮。
實干成就夢想,奮斗鑄就輝煌。全市科協系統將進一步凝聚廣大科技工作者創新進取、真抓實干的整體合力,在助力全市高質量發展中更加奮發有為,為建設“太行泉城、美麗邢臺”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