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產業優化升級 做強特色優勢集群
1-10月,全市46個特色產業集群實現營業收入4672億元——
本報訊(記者周林 通訊員劉會芳)日前,位于市經開區的晶澳(邢臺)太陽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全自動智能制造生產線高效運轉。經過技術改造,組件生產整體規模比2021年提升300%。
市委十屆七次全會指出,圍繞產業門類齊全、基礎良好的比較優勢,持續推動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優化升級。作為邢臺新能源產業集群龍頭企業之一,晶澳(邢臺)太陽能的升級改造成為我市持續推動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優化升級的一個縮影。
我市培育了46個特色產業集群,20個特色產業集群列入省級重點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數量全省第二。雖然集群多,但普遍規模小、層次低、貢獻少,推動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優化升級迫在眉睫。
著力培育壯大產業集群,我市按照“筑基、提升、培優”梯次培育模式,構建市縣、省級、國家級特色產業集群三級梯度培育體系。目前,培育3個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和5個河北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數量均居全省第一。今年1—10月,全市46個縣域特色產業集群保持較快發展速度,實現營業收入4672.11億元,同比增長12.61%。
培育“領跑者”、單項冠軍等優質企業,帶動縣域特色產業集群上水平。全市62家企業入選省縣域特色產業集群“領跑者”企業名單,數量居全省第二。
臨西縣的河北鑫泰軸承鍛造有限公司采用優化模具設計和鍛造工藝,軸承鍛件精度越來越高,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巨鹿縣裝備制造產業集群龍頭企業匯工(河北)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實現了數字化管理和控制,企業庫存資金占用減少了5%-10%……我市“領跑者”企業在科技創新、“智改數轉”、綠色低碳等方面的帶動作用日益突顯。
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是特色產業集群優化升級的內在要求。目前,全市“企業上云”數量達到6687家;規上企業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達到57.3%,數字化率居全省第一;省級以上綠色園區達到7家,數量居全省第二。
我市將持續以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為突破口,發揮46個產業集群特色優勢,實施強鏈補鏈延鏈行動、科技創新行動、“智改數轉”綠色提升行動、金融助力行動、質量品牌強化行動,持續推動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優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