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體育局:
軟硬件同步提升讓全民健身“熱”起來
本報訊(記者王帥薇 見習記者劉瑞鳳)“使用這個健身器材,屏幕上會實時顯示你的運動速度、運動時長、消耗的卡路里等數據。”12月5日,達活泉公園東北角的戶外智能健身驛站旁,市體育局工作人員邊演示邊介紹。
在這個新建的戶外智能健身驛站里,擺放著體脂檢測、有氧訓練、力量訓練等10余種智能健身器材,可為不同年齡、不同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互聯網+健身”,讓越來越多的市民就近開展科學運動、享受健康生活。
今年以來,市體育局深入開展“四型市直機關建設”活動,圍繞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持續發力,大力提升“軟件”和“硬件”建設水平。在達活泉公園、襄都路健身廣場分別新建室外智能健身驛站,在主城區布局100家社區智能健身驛站、6家“百姓健身房”,配建更新了60處社區、村莊健身設施,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質的健身服務。同時,開展市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培訓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800余人。目前,全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已超2萬名,帶動各個區域和站點附近的群眾參與到全民健身活動中來。
該局還積極推動市體育中心、沙河市體育公園、寧晉縣體育館等一批重大場地設施項目相繼建成,新建、更新1078處健身設施,公共體育設施日益完善。今年,該局還組織開展了100余場豐富多彩的“舞動泉城”全民健身活動,舉辦了首屆全民健身大會、全國“行走大運河”全民健身健步走主會場活動等各類活動賽事,以豐富多彩的體育賽事點燃全民健身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