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快企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壯大數字產業規模,加快建設數字基礎設施
本報記者郭文靜通訊員王皇
在信都區裝備制造產業集群龍頭企業德龍鋼鐵有限公司,處處洋溢著數字智能化的氣息——
智能手臂機器人進行鋼坯噴號作業;識別鋼坯標識解析,跟蹤煉鋼到軋鋼全過程;智能表檢系統自動檢驗鋼卷質量……依托物聯網射頻識別、5G等技術,該公司成功打造數字智能化鋼企,實現了管理的全面升級和數字化全面轉型。
近年來,我市積極搶抓數字化發展機遇,加快推進工業經濟數字化轉型。市工信局通過謀劃數字化轉型項目、完善平臺體系建設、提升服務企業水平、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助力提升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斷積蓄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以數實融合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錨定智能制造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中小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龍頭骨干企業正在發揮引領示范作用。走進平鄉縣好孩子北方工業園區,只見工作人員正通過企業自主開發的數字化系統查看整個產品生產流程。如今,企業生產效率提高46%,良品率達99%以上。
改變源于公司啟用全智能化管理模式,無論是接訂單、采購配件、車間制造,還是倉儲物流,全部實現了線上操控。
為加快提升智能化水平,我市鼓勵企業實施智能化裝備改造,借力政策杠桿,推出系列舉措,加快冶金礦山裝備、高端精密軸承、玻璃深加工等9個傳統優勢產業鏈提質增效,從智能化改造、綠色工廠創建、實施差異化環保政策等方面給予企業支持,對25條重點產業鏈實行“鏈長+鏈主+專班”工作機制,協力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產業鏈優化提升,打造了一批智能制造集成商、標桿企業、示范工廠和優秀場景,累計培育省級數字化車間27個,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優秀場景7個。
如今,一大批企業主動擁抱大數據智能化,逐步形成以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引領戰略轉型、組織變革、管理創新的新機制,智慧觸角在各個角落越扎越深。全市每年推動2500余家企業開展兩化融合自評估、自診斷、自對標,推動6500余家企業上云。與此同時,我市鼓勵有條件的龍頭企業、鏈主企業開放數據資源,提升上下游協同效率,帶動其他企業融入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實現“大企業建平臺,中小企業用平臺”。目前,我市龍頭企業大多建設了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尤其是鋼鐵、水泥、玻璃、裝備制造等產業內龍頭企業。
做強優勢產業壯大數字產業規模
日前,我市河北盛世博業科技有限公司“虛擬現實助力大眾冰雪運動”案例入選國家虛擬現實先鋒應用案例,實現了我市數字產業化案例入選國家級案例零的突破。該案例中,虛擬現實冰雪教室利用VR技術打破空間限制,實現一對多VR冰雪運動授課,為師生提供多感官體驗,有助于打破傳統冰雪授課的客觀環境限制,便于推廣和傳授冰雪運動知識。
近年來,我市積極推動數字產業化,圍繞做大做強光伏優勢產業,加快布局發展現代通信、虛擬現實、大數據和云計算、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新型儲能等產業,大力推進項目建設,促進電子信息產業不斷壯大。
晶澳(邢臺)太陽能有限公司今年新投產年產5GW太陽能電池組件項目、一車間年產5GWDeepBlue4.0太陽能電池組件升級改造項目,使得產品產量提升,公司組件營業收入增長。受市場環境整體向好影響,邢臺納科諾爾精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電池極片軋機市場需求量增加,生產效益較好。新河縣河北超威電源有限公司今年實施新型環保節能蓄電池自動化、智能化升級改造,改造后各類電池日產量將由7.4萬只增長到8.5萬只,預計今年公司產值仍將增長10%以上。
優勢企業發展持續向好帶動行業電子產業發展,從市工信局獲悉,1-10月,全市68家入統電子信息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334.77億元,居全省第三,同比增長14.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9個百分點。其中,電子信息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322.99億元,居全省第一,同比增長1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8個百分點;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11.78億元,同比增長49.7%,居全省第一。
夯實數字底座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離不開數字基礎設施支撐。
日前,我市龍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建設的“龍星化工5G工廠”項目入選國家級5G工廠名錄。通過“智改數轉”,龍星化工運營成本降低10%,生產效率提高15%,資源浪費減少6%,能源利用效率提升5%。為不斷豐富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我市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5G+工業互聯網”工程,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網絡基礎設施支撐。目前,全市5G基站數量達到12192個,各縣(市、區)主城區基本實現全覆蓋,10GPON及以上端口達到94439個,產業園區實現光纖萬兆入園,光網城市基本建成,基礎電信運營企業完成無線網絡、固定寬帶網絡、大型數據中心及相關系統的IPv6升級,不斷夯實數字經濟底座。
在智能制造過程中,工業互聯網不可或缺,而標識解析體系是支撐互聯互通的“神經中樞”。中鋼邢機公司建設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已具備為行業企業提供工業標識數字化服務能力,全面進入商業運行階段。目前,該二級節點平臺已服務于70余家企業,標識注冊近60萬條、標識解析量已達3000萬次,助力平臺服務企業快速實現數據和業務上云,為國家提供了安全、穩定、高效、可靠的工業互聯網關鍵基礎系統。德龍鋼鐵公司的“德龍工業互聯網平臺”及中鋼邢機公司的“鋼鐵和冶金設備工業互聯網平臺”兩個平臺入選河北省首批17個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眼下,我市工業互聯網平臺正在向實踐深耕邁進,助推企業數字化轉型。
今后,我市將繼續加快各級各類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深化“5G+工業互聯網”在鋼鐵、裝備制造、電線電纜等重點行業領域的融合應用,構建面向行業、區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為特色產業集群提供數字化支撐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