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提醒:秋冬季干燥,皮膚護理很重要
本報訊全身大片紅點兒,又癢又疼。兩天前,67歲的張大爺全身瘙癢難耐,以為得了怪病,一就醫才知道,竟是洗澡惹得禍。醫生提醒,隨著氣溫變低,晝夜溫差變大,我們的皮膚也進入“換季模式”,洗澡時水溫不要過高,還要養成良好的護膚習慣。
張大爺認為自己是油性皮膚,洗澡總喜歡用比較熱的水,還愛用針對油性皮膚的清潔皂。前段時間,因為生病,他有半個月沒敢洗澡,病愈后,立馬沖進洗澡間,用很熱的水,又是打肥皂,又是使勁兒搓,洗了個“痛快”澡。
可次日,他便感覺全身瘙癢,不經意地一撓,竟發現全身都是小紅點兒,還有一塊一塊的皮膚發紅。這把他嚇壞了,趕緊到醫院找了醫生。醫生診斷其為“乏脂性濕疹”,原因就在他洗澡這件事兒上,水溫過高,搓得太狠,還用了堿性強的清潔用品。
像張大爺這種情況的病人,最近并不少見。記者采訪市第一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王麗霞了解到,一個多月前開始,因皮膚各種不適就醫的人就多了起來,其中以中老年人為主。
“秋冬季節多數皮膚疾病的發生,都與皮膚干燥、皮膚屏障功能受損有關。因此,要預防皮膚疾病,需要在生活中加強皮膚護理。”王麗霞說。
她建議,由于人體皮膚表面有一層天然的保護性油脂膜,秋冬季節氣候干燥,因此清潔皮膚的次數不宜過多、時間不宜過長、水溫不宜過高,同時,也要使用溫和且不含刺激性成分的清潔產品。洗澡后立即涂抹保濕乳液或霜劑,并多喝水保持身體內部水分。
另外,皮膚問題也可能是身體內部疾病的表現,比如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當遇到皮膚類疾病時,不要自行盲目涂抹藥膏,最好及時就醫,尤其是如果皮膚干癢嚴重或問題持續時間較長、伴隨其他癥狀,更需要進一步檢查和治療,以免貽誤病情。
(邢臺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張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