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從市高新區獲悉,近日,位于該區的大數據產業園、東裕產業科技園等高精尖數字型科技型產業園區項目,將交付廠房、樓宇資源總共約12萬平方米。“這為數字經濟、總部經濟和高新技術企業拎包入駐提供了堅實基礎。”市高新區審批局副局長韓金柱說。
今年以來,我市搶抓機遇、聚焦前沿,把發展數字經濟作為市高新區主導產業,與華為公司等全球領軍企業合作,加快建設大數據產業園項目等產業園區,積極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不斷夯實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支撐能力。
“數字經濟是拉動經濟發展、提升社會生產力的關鍵動力,是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必由之路,更是推動邢臺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目前,周邊地市尚未在此領域開展布局,我市搶抓機遇,把市高新區的主導產業確定為數字經濟產業,既契合未來發展大勢,也對于促進全市產業升級、提升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圍繞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我市積極探索數字經濟產業與新舊動能轉換項目落地實施路徑,利用數字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改造,拓展產業數字化應用場景,植入數字經濟實體類生產項目,加強在智能制造等領域開展以商招商,打造出具有高成長性的數字經濟產業集群。
自6月份以來,東裕產業科技園標準化廠房陸續投入使用,已吸引來中盛世智能生產基地、思科威鋰電池PACK生產基地等一批高新科技項目入駐。
如今,市高新區是中心城區的生態綠核、高鐵站穿越而過的最美廊道、外來朋友一到邢臺就能立即體驗的城市花園,發展數字經濟的比較優勢日益凸顯……
發揮這些優勢,市高新區開展“筑巢引鳳”式專題招商,積極引入智能制造、科技孵化、總部經濟等業態,培育發展新動能。他們將以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抓手,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數字經濟產業集群。
市高新區管委會數字經濟產業園區專班負責人表示:“我們力爭通過3到5年時間,構建完整的數字經濟產業鏈,涵蓋硬件制造、軟件研發、數據服務、應用推廣等環節。培育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市場潛力的數字經濟企業,提升本市在數字經濟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建設國家級數字經濟產業基地,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示范區。”
我市正在加強頂層設計與規劃引領,利用好市高新區的產業區核心區,依托市大數據中心與華為、浪潮、二十二冶等一批戰略合作企業,合作共建一批園中園,以商招商盡快招引并導入數字經濟實體類生產項目。加快大數據中心、工會大廈等項目建設進度,盡快達到交付條件,打造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數字經濟產業集群。
良好的營商環境將帶來“連鎖效應”。日前,位于市高新區投資54億元的高性能鋰離子儲能電池項目進入潔凈車間裝修階段。“項目從落地到廠房主鋼結構完工僅用了6個月時間,離不開市高新區惠企政策的支持。”項目負責人孫文亮介紹。
出臺《市高新區支持項目落地的惠企政策(試行)》,從廠房租金減免、裝修補貼、新購置設備、納稅激勵、企業科技創新等多方面給予政策支持,最高可享受3年培育期租金減免和潔凈車間建設費用60%的補貼……市高新區為保障項目順利落地,用“真金白銀”幫助企業減負,助力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服務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
面對日益顯現的數字經濟發展紅利,我市將搭建好公共服務平臺,加快研究謀劃,出臺財政、租金、土地、科研等方面實惠政策,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提升服務的精準性、便捷性、專業性,做到一園一策,營造數字經濟發展的良好生態。(邢臺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王帥薇通訊員趙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