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實施市政項目工程規劃許可告知承諾制
本報訊(記者周林、實習記者高明明)10月25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就《邢臺市市政項目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告知承諾制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實施辦法》)進行解讀。
據市自規局三級調研員郭風剛介紹,《實施辦法》屬全省首創,旨在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規劃管理方式,弱化事前審批,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為市政項目的早落地、快開工做好政策保障。此審批方式減少了兩個環節,提高了審批質效,審批時間由10.5個工作日壓減至1個工作日。
該辦法共十一條,主要包括設定依據、概念定義、適用范圍、申報材料、審批方式、監管措施等內容。
申請人、設計單位以書面形式簽訂承諾書,承諾遵守告知書有關要求以及違反告知書所應承擔的相應法律責任,在提交申請材料后,市自規局對規劃設計方案不再進行初審、審定,直接批準規劃設計方案、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行政許可方式。
市自規局市政科科長尹娜表示,減少初審、審定兩個環節后,審批時間縮短了90%,大幅提升了審批效率。同時,采用告知承諾制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項目,不會對項目辦理后續手續產生影響。
就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告知承諾制適用范圍是否會根據實際運行情況進行擴充等問題,市自規局市政科副科長胡瑞飛表示,他們將結合實際工作,系統評估告知承諾制的實施效果,研究制定后續政策,進一步擴容告知承諾制項目范圍和政策受益面。
按照“誰申請、誰負責,誰出圖、誰負責”的原則,由申請人和設計單位共同承擔主體責任,對規劃設計方案符合設計規范、數據真實性和設計資料圖文一致性實行告知承諾制。
市自規局在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后,對采用告知承諾制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的項目進行檢查。經檢查發現承諾不實的,將被確定為失信行為,并要求在檢查結果公布后即刻進行整改;對未整改或整改后仍不符合條件的,該局有權撤銷行政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