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智”而行,向“綠”轉變——
隆堯縣加速推動鑄造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
本報訊(記者王芳 通訊員馬鳳山)近日,在隆堯縣遠大閥門集團有限公司的鍛鋼機加工數字化車間內,工人正在操控桁架式機械手生產加工閥門產品。“這種機械手可實現自動上下料,原本10個人的工作量,現在5個人就可以操作,而且合格率高達99.9%。”該公司鍛鋼生產部主任喬世行介紹說。
這是隆堯縣優化鑄造產業結構,加快產業向智能、綠色制造轉型升級步伐的生動注腳。近年來,該縣秉持“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的發展戰略,積極釋放政策紅利,加大科技財政投入,推出技術創新獎勵基金,支持企業引進新項目、新技術和先進生產裝備,不斷推動鑄造產業轉型升級,加速傳統鑄造向“新”跑、逐“綠”行。
與此同時,該縣加快創新驅動進度,推動龍頭企業向高、精、尖發展,由行業的“跟跑者”向“領跑者”轉變。在河北三廈廚具科技有限公司,企業除了從丹麥引進自動高速鑄造生產線提高產品質量和精度外,還創新工藝,建設了植物油鍋具項目,成為國內首家將氮化處理技術應用于炊具鑄造中的企業。鑄鐵炊具與植物油創新牽手,讓三廈廚具的產品受到海內外市場的青睞。
隨著以遠大閥門和三廈廚具為代表的集群“領跑者”不斷做強做優做大,以綠色智能鑄造產業集群突破帶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勢頭也越發強勁。
目前,該縣已形成以閥門制造為龍頭,130多家企業組成的智能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綠色智能鑄造產業包括泵閥鑄件制造、鑄鐵炊具、汽車及零部件制造,匯聚了遠大閥門、三廈廚具、華翱潔凈、量子、寬衍等各類企業100余家。綠色智能鑄造產業擁有120萬噸鑄造產能,位居我市第一,全省前列。
正確的產業方向如同杠桿,撬動了整個縣域經濟的發展,給隆堯縣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經濟效益。2022年,該集群完成營業收入39.9億元,同比增長11.4%,實現稅金2.23億元,同比增長40%。
“向‘智’而行,向‘綠’轉變,將持續引領全縣鑄造產業破浪前行。”該縣科工信局副局長郝勇利說,如今,隆堯縣又有了新目標:力爭到2025年,全縣綠色智能鑄造產業集群主營業務收入達到60億元,形成以大型骨干企業為核心、上下游產業鏈條完整、區域品牌影響力大的產業集群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