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王露橦通訊員李莉、和鈺)從市林業局獲悉,今年以來,我市完成造林24.08萬畝,占省下達任務的130.16%。完成防沙治沙14.31萬畝,占省下達任務的133.12%,其中包括造林綠化10.05萬畝和水利防沙治沙4.26萬畝。
近年來,我市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在淺山丘陵區推廣節水造林、“三河兩岸”沙荒地治理、彩虹山石質山區精細治理模式,創新完善“郝氏造林法”,變只能雨季造林為四季實施;在大沙河“溝中坑,坑中樹”栽植速生楊,在長信林場清覆沙建苗圃,在白馬河、七里河廢棄采砂區平整沙坑,客土壓沙,綜合治理;在彩虹山石質山區實施機械鑿大坑客土造林、人工整地造林、壘堾聚土造林、條狀聚土帶造林等九大生態治理模式,為大規模造林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在平原區推廣生態林治理、經濟林治理、林下間作模式,在成片沙化土地以及道路兩側營造喬木林;在威縣西沙河流域沙化土地上發展優質梨樹面積10萬畝;以間作蔬菜、藥材、低矮農作物為主,提高林地利用率,增加群眾收入。
“十四五”以來,全市共完成造林綠化面積122.18萬畝,其中,完成防沙治沙造林綠化面積32.98萬畝,淺山丘陵區綠化斷帶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平原區沙化土地已得到基本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