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孫建偉 通訊員賈嵐、趙路沙、耿昭)為了應對本次強降雨過程,我市各地各級農林部門積極組織技術人員深入一線,指導群眾修復受損農業設施,開展改種、補種工作,有序恢復生產,努力降低損失。
在信都區會寧鎮南良舍村的果園里,高級農藝師霍增起正認真查看桃樹、蘋果樹的受損情況,指導種植戶對雨水淹沒過的果樹進行“搶救”。“雨后應及時清園,果樹怕澇,積水時間過長,容易造成根系漚根或整株死亡現象,另外密植果園、枝葉量大的果樹,要特別注重夏剪。”霍增起邊修剪蘋果樹的枝葉邊說,農戶們聽得認真。
極端天氣過后,信都區農業農村局迅速組織人員,組成五個技術專家組,實行分片包聯制定,將全區涉農鄉鎮分成5個片區進行調查和幫扶,深入到種植基地、農場、果園等農業一線進行現場技術指導,還制定了農業防災減災措施手冊,通過文件、微信工作群等途徑傳達到戶,解決農戶的實際問題。
在沙河市,當地農業部門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示范園區等開展災后恢復生產現場指導。根據田間作物長勢和受災程度,開展分類技術指導。利用集中培訓、微信工作群、手機短信、發放技術明白紙等方式給農戶發送災后田管措施,幫助農戶解決洪水過后生產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盡快恢復生產。沙河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科科長、高級農藝師宋清曉說,近期的工作重點就是幫助農戶做好災后恢復生產的技術指導,為種植戶排憂解難。
南和區農業農村局全力做好農業災后重建和生產恢復工作,幫助受災農戶盡早恢復生產生活。該局微信公眾號、工作群、農業生產服務微信群等平臺發布《臺風洪澇災后主要糧油作物田間管理技術建議》等技術指導意見。組織6個技術小分隊深入受災鄉鎮開展拉網式排查,全面真實統計農業、畜牧業受災情況,科學有序指導農戶開展農田排水清淤、倒伏玉米扶正、加固種植大棚和畜禽圈舍等工作。同時,加快推進玉米“一控雙提”工作(即防控病蟲害,提高產量和提升品質),精準施策、分類指導,組織專業第三方,對農田進行飛防作業,提高植株生長能力,減少病蟲害發生。該局還邀請國家蔬菜產業體系專家團隊來該區指導災后恢復生產,促進蔬菜生產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