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全市各級各部門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本報訊 近日,受臺風“杜蘇芮”影響,包括我市在內的華北、黃淮等地出現極端降雨過程,引發洪澇和地質災害。全市各級各部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定信心決心、科學精準處置,緊盯防汛重點部位,落實落細各項防汛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
汛情就是命令,生命高于一切。同時間賽跑、與汛情較量,每一分每一秒都耽誤不得。各級各部門保持“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分秒必爭的緊迫感,及時啟用蓄滯洪區,完成轉移群眾27.5萬余人。
“武警官兵到了!”7月31日清晨,南和區南漫禮六字閘左岸大堤、南遭河李召橋左岸大堤防汛形勢嚴峻,武警河北總隊邢臺支隊官兵聞令而動,接到命令后第一時間裝載抗洪搶險物資,組織官兵投身搶險一線,開展巡堤查險、加固子堤、疏散群眾等工作。在堤壩上,武警官兵肩扛手提沙袋,在泥濘中小跑往返,有的磨破了手,有的扭傷了腳,仍堅持與洪水搶時間、與險情決勝負,完成加固堤壩1200米,全力維護下游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與此同時,南和區人武部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緊急部署并集結民兵,攜帶救生衣、鐵鍬、對講機等搶險裝備,機動至受災地點,勘察險情、加固堤壩。民兵隊員個個斗志昂揚,相互配合默契,按照預案分工,裝袋、扛料,傳沙袋、封堵管涌口,助力險情得到有效控制。
強降雨過程中,上游洪水經川道匯入信都區野溝門水庫,水位一度漲過野河橋橋面,導致大量淤泥、雜物在橋面堆積,嚴重影響邢和路通行。洪水退去后,信都區交通運輸局第一時間組織力量清理野河橋路面障礙物,挖掘機、運輸車輛晝夜連續奮戰。截至8月2日中午,野河橋路面清障、地面清淤工作全面完成,道路恢復正常通行。連日來,信都區廣泛發動黨員干部群眾,不等不靠,全面組織開展搶險救災各項工作,加快修復道路交通、電力通信、供水管網等基礎設施,全力搶修聯村道路、隔河兩岸道路,確保受災群眾出得來、救災人員物資進得去,盡快恢復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秩序。
8月1日,任澤區農技員王計增、家中一、毛利慧深入該區南甘寨村、翟莊村、后大宋村的豐全綠合作社、文江家庭農場、立農種植合作社,指導幫助農戶加固壓膜繩,關閉放風口,放下保溫被,疏通排水渠道,配備排水設施等。連日來,任澤區農業農村局組織70余名農業技術人員分鎮包村,深入一線,加強防范技術指導,精準做好農業安全風險排查。指導15個設施蔬菜基地及時加固棚架、緊固壓膜繩、疏通排水溝渠,加強巡察力度,積極做好防范。指導25家規模養殖場加固棚圈,做好消毒工作,預防和控制疫病流行,最大限度降低農業災害損失。
8月2日,內丘縣各級防汛責任人持續在崗在位,密切關注山體、水位變化等情況,對水庫、塘壩、河道、臨山、臨崖等重點部位開展持續巡查,嚴防次生災害發生。同時,積極組織全縣廣大群眾第一時間進行生產自救。各鄉鎮各部門密切配合,應急、農業、自規、水務等部門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受災村居,指導和幫助群眾做好災后恢復生產,對受災農田及時清溝排水、補種補播,對受損的壩、渠、堰進行搶修加固、及時修復,保證灌溉用水安全。
市城管局消殺站主要負責人靠前指揮,帶領黨員志愿者沖在前、干在前。工作人員不分晝夜上路巡查,對低洼易澇區、易堵塞下水口等危險區域,及時清除堵塞在排水口上的白色垃圾、枯枝樹葉及路面水毀等安全隱患,確保道路安全暢通。在水毀路段、下水口堵塞等重點地區設置警示牌,并輪流值班值守,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市紅十字會積極與應急部門溝通,第一時間深入臨城縣、內丘縣等地查看災情,及時掌握并上報受災情況。爭取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及河北省紅十字會第一批救災款物,包括救災款40萬元、棉被4000條、家庭包500個。截至目前,市紅十字會還先后派出5支救援隊,共計91人深入寧晉縣、南和區、隆堯縣、任澤區參與救援工作。
持續特大暴雨給信都、臨城、內丘、南和、寧晉、任澤等縣(區)網絡通信造成嚴重影響,累計120余處光纜中斷、300余個基站退服,影響家寬用戶3200余戶,通信基礎設施面臨嚴峻考驗。邢臺移動聞“汛”而動,第一時間成立黨員突擊隊38支,集結技術骨干240余名、搶險車輛130余輛、便攜式油機80臺,由黨員干部帶隊分赴各縣(區)精準開展防汛搶修工作。利用兩天時間,修復基站200余個、搶通光纜77處、恢復家寬網絡近2200戶?!澳茉琰c恢復網絡,恢復通信,我們再苦再累都值得。”8月2日,搶修隊員郭鴻飛邊清理著被沖斷的光纜邊說。
(記者王露橦、籍明泉見習記者王曉紅 通訊員翟麗、張博、李冰、范立靜、王子碩、趙振華、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