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大行動為引領
襄都區:全面提升中心城區承載力輻射力支撐力
開欄的話
今年以來,我市圍繞打造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中重要節點城市目標,樹牢全市“一盤棋”思想,市與區、區與區、部門與區之間同向發力、同頻共振,著力凝聚做大做強中心城區的強大合力,以中心城區的高質量發展輻射、引領、帶動全市高質量發展。本報即日起推出《做大做強中心城區·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專欄,系統梳理我市中心城區的發展現狀、發展趨勢、存在問題、創新舉措,全方位展示進一步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完善城市經濟體系、提升城市品質功能、塑造城市特色品牌,增強中心城區承載力、輻射力、影響力的生動實踐。敬請關注。
本報訊(記者郭文靜 通訊員王宏雁)日前,記者在襄都區河北中煤旭陽能源有限公司氫能源示范引領項目現場看到,項目主體工程建設已基本完工,技術人員正在進行相關設備調試。項目投產后可年產高純氫5000萬立方米、工業氫1.6億立方米,這些氫氣資源可滿足45個1000公斤/天加氫站用氫。發展氫能產業是襄都區壯大煤化工特色產業集群的縮影。
產業和城市,如同“車之雙輪、鳥之兩翼”。眼下,襄都區正以產城融合深度發展推動中心城區做大做強。“中心城區的作用既是核心,也是龍頭。我們堅持以產業集群升級、科技創新引領、服務業提質、文化興區和公共服務優質共享五大行動為引領,全面提升中心城區承載力、輻射力、支撐力。”襄都區委書記李秀娟說。
以旭陽經濟開發區為主戰場,該區加快實施產業集群升級行動,加快壯大煤化工特色產業集群,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和高端裝備制造業、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開展建鏈延鏈補鏈強鏈精準招商,全力推動投資100億元的新能源新材料一體化項目落地,打造國家級碳基新材料產業基地。推動開發區提檔升級,力爭到2025年,園區產值達到300億元,規上工業企業達到19家以上。
聚焦科技創新引領行動,該區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引導中煤旭陽、先鋒電子等企業依托河北省煤化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超聲無損檢測設備技術創新中心等科創平臺,提升科技研發能力。到今年年底,力爭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家、“小巨人”企業1家。圍繞種業振興,加大甘藍種業科研創新扶持力度,完成高標準實驗室建設,叫響“世界甘藍看中國、中國甘藍看襄都”。
目前,襄都區已形成以天一廣場、萬達廣場、世貿天街為中心的三大商圈;天一·梧桐街、清風樓古城特色文化街區兩條特色街區,具有商貿強區優勢。在服務業提質行動中,將加強與家樂園集團戰略合作,建設集歷史文化、科技、時尚、演繹和體驗為一體的城市消費中心。推動城市商圈和特色街區提質升級,積極引進兒童經濟、總部經濟、數字經濟等新業態,打造樓宇經濟示范區,并發力大健康產業帶建設,打造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以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為抓手,該區啟動文化興區行動,按照“一道雙城六坊”整體保護框架,分區域、分步驟推進邢襄古城修復,加快啟動“好南關”商業片區開發、天寧寺等項目建設,打造文化旅游新地標,推進文商旅住融合。此外,挖掘邢襄歷史文化資源,依托白馬河、小黃河、圍寨河等城市水系,做足水和綠的文章,擦亮太行泉城品牌。
在公共服務優質共享行動中,將積極承接京津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大力發展社會事業,不斷提高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五大行動為引領,襄都區積極爭當全市經濟最活躍、文化最繁榮、人氣最興旺的“太行泉城、美麗邢臺”示范區。力爭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市經濟比重達6.5%以上;2030年,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市經濟比重達7%以上;2035年,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市經濟比重達7.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