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籍明泉)日前,我市出臺《解放思想奮發進取推進高鐵輻射區產城融合行動專項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提出,充分發揮高鐵站和襄湖綠核(園博園及周邊)兩大基礎優勢,打造集生態園林、企業總部、科創基地三大功能于一體,城綠交融、城水交輝、產城融合的城市綠芯。以此為基礎,將襄都路以東、北環城公路(旭陽大道)以南、南環城公路以北、隆南線以西圍合區域,規劃為370平方公里的高鐵輻射區,統籌基礎設施、產業布局、要素配置,全力建設產城融合示范區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承載地,打造做大做強中心城區和展示邢臺形象的“新引擎”。
《方案》明確了2023年至2025年的16項重點工作。
立足戰略性新興產業承載功能,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圍繞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和重點產業鏈進行梳理謀劃,在壯大現有主導產業的同時,謀劃培育生物制造、數字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破行政區劃、統籌區域布局,編制產業鏈招商清單。
實施采煤沉陷區治理,打造襄湖總部基地。實施采煤沉陷區整體開發利用,啟動城中村拆遷,加大綠化、硬化、亮化投入,并有效利用苗圃種植、農業科研等靈活形式,形成20平方公里的城市綠芯。打通園博園周圍市政路網,擴大襄湖影響力,挖掘建設用地資源,吸引央企及二、三級子公司區域總部入駐,引導省、市國有企業及各縣(市、區)產業集群龍頭骨干企業聚集。謀劃設計科創產業園、文創小鎮,打造總部經濟聚集區、高端商務區。
提升高鐵暢捷能力,增加始發經停車次,提升高鐵的帶動力和服務能力。完善高鐵站功能,在高鐵東廣場設置城市雕塑,啟動建設高鐵西廣場,增加地下停車場,形成城市新地標。
加快科技平臺建設,提升專業園區承載力。邢臺經開區智慧光伏產業園、南和雙創孵化園等加快投入運營。打造一批高水平孵化器和眾創空間,支持旭陽經開區新材料中試轉化基地建設,支持邢臺經開區河工大科技園申報國家級孵化器。依托骨干企業建設一批研發平臺、檢測中心,支持潤泰救援裝備申報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國家級消防裝備檢測中心。推動一批京津科技成果在輻射區內各專業園區轉化應用,推動邢臺高新區、邢臺經開區爭創國家級園區。
規劃布局商業服務功能,壯大商貿物流產業。重新規劃布局商貿物流業態,推動老城區農貿市場向南和區轉移。加快形成現代商貿板塊,打造一批融合邢地文化、突出商業特色的特色商業街區,重點建設天一小鎮、奧特萊斯小鎮、澳林城市之窗等商業休閑中心,提升南和農業嘉年華、任澤飲馬河不夜城等知名度。加快潤沃(邢臺)現代商貿物流基地、邢鐵物流園等建設,拓展多式聯運服務網絡。
實施市政路網聯通工程,統一規范市政道路名稱,加快推動邢州大道東延至任澤區昌平路工程等8條路網建設。向任澤區、南和區開通5條公交線路,優化延伸現有公交線路,構建同城化交通服務網絡。
實施水系貫通工程,增加泉城文化特質。加快實施百泉、溝頭泉“兩泉片區”建設、打造“太行泉城”城市會客廳的同時,建設實施白馬河城區河段系統治理,貫通東關河、牛尾河、七里河,形成三橫一縱水網布局。實施任澤區飲馬河貫通,規劃牛尾河高新區段生態水系工程,實現牛尾河水系一體化。實施南和區七里河——順水河、溜子河綜合整治,建設生態濕地綠廊。
推進城鄉一體化,打造綠廊景觀帶。提升輻射區綠帶結構及品質,融入太行泉城地域文化元素,在邢臺高新區、邢臺經開區、任澤區、南和區聯結地帶規劃建設一批苗圃、花卉基地等業態,在重要節點規劃建設一批主題或口袋公園,構建串聯閉環的綠道系統。
推進配套設施建設,提升公共保障能力。加快邢東220千伏變電站等電力設施建設,持續優化5G網絡布局,新建集中式充電站15座以上,因地制宜增設一批分布式充電樁。實施市污水處理廠中水余熱供熱項目,加快邢臺高新區京石邯天然氣門站搬遷項目建設。
加快邢臺國際會展中心項目,配套建設酒店群。加快金融中心建設,發展金融服務、總部經濟、商務接待等城市新業態,打造城市新地標。建設產業集群館,啟動園博園園林藝術館升級改造,建成城市規劃館。
此外,《方案》還對完善區域規劃、遷建冀中能源玻纖項目等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