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王芳通訊員柴國強)“柴大爺,屋子還漏雨嗎?”“不漏了,好著呢。”日前,頂著滂沱大雨,南和區閻里鄉東南張村網格員柴增哲又一次來到村民柴起校家。今年58歲的柴起校喪失勞動能力。去年,柴增哲在入戶走訪時發現他家房屋存在漏雨的問題,當即上報住建部門,很快房屋得到修繕加固。
這是我市加強動態監測,確保農村住房安全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將農村低收入群體住房安全納入重點動態監測范圍,通過農戶自主申報、基層干部排查、部門篩查預警3種監測方式,定期開展排查。鄉鎮、村委結合當地實際安排巡查頻次,縣級住建部門每年組織一次大型摸底排查。各級負責單位組織村組干部、網格員、志愿者等上門做好房屋安全排查登記。
“給農房做‘體檢’,也為農房建‘檔案’,我們將監測結果錄入河北省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信息平臺,建立排查情況臺賬。”市住建局村鎮建設科科長嚴軍祥介紹,對排查發現的房屋安全隱患,將根據房屋狀況等,進行綜合施策、分類整治,并將符合條件的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納入危房改造政策支持范圍,及時解決群眾住房安全問題。
全面排查,精準鑒定,動態追蹤。2021至2022年,我市動態新增的806戶危房改造全部完成。今年我市已將動態新增的161戶危房全部納入改造計劃。“接下來,我們將持續加大對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住房的監測改造,堅持排查全覆蓋與住房精準鑒定同步抓,做實、做細住房安全鑒定基礎工作,統籌推動,加快工程進度,保障住房安全。”嚴軍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