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2085個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實現全覆蓋
5個100%守護師生“舌尖上的安全”
本報訊(記者王露橦)大宗物品米、面、油等,全部由知名品牌廠家特供優質產品;庫房食材分區擺放;操作間切菜、切肉,使用不同顏色的砧板和刀具……7月18日,邢臺市第一中學餐廳后廚的運行情況,在學生就餐公共區域“明廚亮灶”顯示屏和網絡連接上,可以實時查看。當前,“互聯網+明廚亮灶”已經成為全市建有食堂的學校(幼兒園)的標配。
截至目前,我市2085所建有食堂的學校(幼兒園)“互聯網+明廚亮灶”已實現全覆蓋,今年以來新增視頻監控點位593個,更換攝像頭2608個、顯示屏545塊,全面完成年初目標任務。實現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監控視頻清晰度達標率100%、重點點位全流程覆蓋率100%、視頻信息聯網率100%、學生就餐公共區域顯示屏幕設置率100%、食品加工過程公開率100%,2085所學校已全部接入“互聯網+明廚亮灶”監管平臺。
“校園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人民群眾最關切的問題之一,事關下一代的健康。”市中小學后勤服務指導中心負責人杜軍輝介紹,今年以來,我市始終把包括食品安全在內的校園安全工作作為頭等大事,大力推進全市教育系統“互聯網+明廚亮灶”提質增效工程,不斷提升校園食品安全監管科技化、信息化、智慧化水平,實現學校食堂精準監管、規范監管、智慧監管,全面打造學校食堂管理的“新格局”。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過程中,市教育局堅持“建、管、用”齊抓共管,邊建設、邊排查、邊整改,建立問題困難日排查銷號制度,確保平臺建設問題動態清零。與此同時,不定期進行“線上+線下”抽查,圍繞發現的重點問題進行暗訪,督促問題立行立改,全力保障學校食堂在陽光下運行。
“目前,各縣(市、區)‘互聯網+明廚亮灶’監控平臺的建設任務已全部完成。我們將以‘互聯網+明廚亮灶’平臺建設為契機,嚴格落實學校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制,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體系,加強學校食品安全監管一體化平臺建設及利用‘互聯網+明廚亮灶’動態電子巡查,守護好師生‘舌尖上的安全’。”杜軍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