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5184名防汛責任人、69名各領域專家入庫……
全力做好強降雨防范應對確保安全度汛
本報訊確定市、縣、鄉、村防汛責任人5184名,夯實防汛責任,69名各領域防汛專家入庫,為科學調度指揮提供技術支撐……記者從市應急管理局獲悉,我市堅持從嚴從實從細做好防汛應急搶險救援各項準備工作,確保安全度汛。
織密防汛責任網絡,強化末端落實。嚴格落實山洪災害村、地質災害點、河道、水庫、蓄滯洪區等防汛重點工作責任制,確定了市、縣、鄉、村防汛責任人5184名,夯實了“防、搶、救、轉”防汛責任。聘請專家組織開展防汛責任人專題培訓,加強基層防汛責任人應急處置能力。
完善防汛機制,確保指揮部運轉高效。按照“統一指揮、分工協作”的工作要求,對市防指和市防辦運行機制進行補充完善,重新梳理了指揮部運行方案,明確了啟動應急響應前后方指揮部坐鎮指揮人員。對市防汛專家庫進行了重新調整,明確了69名各領域防汛專家入庫,為科學調度指揮提供技術支撐。
加強督導檢查,確保責任落實到位。市防指組織應急、水務、城管、自然資源、住建、交通、農業農村、教育、文旅等部門成立9個防汛督導組,分赴各地持續開展督導檢查,重點對基層責任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確保責任落實。
加密會商研判,強化災害預警預報。我市堅持每周定期防汛會商,重要天氣過程前加密會商,研判防汛風險,安排部署下一階段重點工作。同時,該局聯合氣象、水務等部門下發暴雨、山洪、地質災害預警等提示信息,提醒各地各有關部門做好防范應對工作。
摸清防汛底數,消除風險隱患。組織防指成員單位等對全市防汛風險部位全面排查,重點對“沒想到、易出險”的部位全面排查,實行臺賬管理,確保隱患整改到位。截至目前,發現問題隱患332處,已完成整改319個。
強化應急準備,加強暴雨災害防范。日前,市防辦召開視頻會議對強降雨防范應對工作進行安排部署,要求各防汛責任人要履職盡責,全力以赴做好強降雨防范應對。此外,將確保全市35支各類專業隊伍1.6萬人全部在崗備勤,應急、消防、城管等各類排澇、運輸等車輛隨時調撥。同時,市防辦執行全員24小時在崗制,實時掌握相關情況。(邢臺新聞傳媒中心記者孫瑞超通訊員 趙亞寧)
●相關新聞
排水管網清淤疏通,防汛物資隨時調用……
市城管局積極做好城區防汛準備
本報訊目前,我市已進入主汛期,為保障我市安全度汛,市城管部門突出問題導向,補短板、強弱項,全力做實做細城區防汛各項工作。
7月17日,在鋼鐵路上,市城管局市政維護中心排水所所長劉仁杰正在忙著跟同事們清理雨水收水口,確保雨水泄入排水管網的關鍵入口保持暢通。“我們在歷次降雨過后,都會及時對淤堵的收水口進行清理疏通,同時對改造過的排水點位進行檢查,全面檢驗排水改造效果。”劉仁杰介紹。
據了解,市城管局全面開展了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及排水管網清淤疏通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共計排查主城區建筑基坑109個、地下商超22處;完成清疏河道28.7公里,雨污水管網709公里,清挖檢查井7689座,雨水收集口11594座,共發現雨水收集口、檢查井、窨井隱患點188處,已全部整改到位。同時,組織責任單位對21座地道橋、12個泵站進行了全面檢修和保養;對沿河的21座橡膠壩、12個攔水閘、63個雨水閘開展了故障排查、除銹、注油等養護工作,確保各類防汛設施正常運轉、安全運行。
為保障我市安全度汛,結合今年城區防汛工作實際和《邢臺市城區防洪應急預案》,制定印發《2023年市區防汛應急預案》,明確重點部位包聯領導35名,組建城區1540人應急搶險隊伍,全面夯實安全度汛基礎。同時,整合城管、雪亮工程等1000余個視頻設備資源,建成智慧防澇指揮平臺。與氣象部門共享預報數據,依托指揮平臺實時查看氣象信息及監測點周邊降雨量,密切監控重點部位,全力保障過往車輛和行人安全。
按照“寧可防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的原則,市城管局城防辦在5月份已經進入24小時防汛值班狀態,并儲備了防汛編織袋50萬條、土工布5000米、發電機4臺、救生衣100套、救生繩索100條、救生圈100個,專人保管隨時調用;移動泵車等大型應急防澇搶險設備14臺提前進入防汛備汛狀態,時刻準備應對突發降雨情況。
下一步,市城管局將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實舉措抓好各項工作,同時,持續開展重點部位和薄弱環節排查整治,補短板、強弱項,做到“汛期不結束、排查不停止,隱患不排除、整治不間斷”,確保城區安全度汛。(邢臺新聞傳媒中心記者孫瑞超通訊員王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