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至6月初,困難群眾享受醫療救助34.96萬人次——
我市全面實施醫療救助工程
本報訊(記者周林 通訊員李振勝)今年5月份,家住廣宗縣東召鄉北蘇村的王藍因基底腦出血住院治療,總費用64262.38元,符合范圍56322.64元,基本報銷44378.11元,大病保險報銷710.72元,醫療救助8169.57元,個人自付10643.98元,大大減輕了王藍的生活負擔。
王藍是我市全面實施醫療救助工程的受益人之一。針對基本醫保、大病保險等報銷后個人醫療費用負擔仍然較重的大病患者,我市今年全面實施醫療救助工程,著力減輕困難群眾醫療負擔。今年1月至6月初,全市困難群眾享受醫療救助34.96萬人次,累計救助84764人,救助總金額5761.36萬元。
我市建立了跨部門、多層次、信息共享的低收入人口及時精準識別和信息共享機制,實現了農村低收入人口參保臺賬動態管理。落實分類資助參保政策,今年累計資助符合相關條件的參保人員32.99萬人,資助金額8901.70萬元。強化防貧預警工作閉環管理,建立信息推送機制,每月定期統計脫貧人口、監測對象和其他困難群眾因病產生的醫療費用報銷情況,將脫貧人口個人累計醫療費用9500元以上及普通群眾個人累計醫療費用19000元以上的人員信息推送給鄉村振興部門,予以核準認定。
各級醫保部門不斷優化醫療救助服務,實行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三重保障”“一站式”出院即報,患者只需支付個人負擔部分即可出院。開發醫療保障救助信息系統,困難群眾信息數據通過市縣縱向和有關部門橫向互聯互通,在所有定點醫療機構窗口及時結算,實現“一個平臺”運行。健全基層公共服務體系,將信息系統終端延伸到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實現了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