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曉:弘揚城市精神 堅持普法為民
本報訊(記者孫建偉 通訊員焦俊菱、張學存)“一個民族需要民族精神,一個城市同樣需要有城市精神。”日前,曾榮獲“中國好人”稱號的平鄉縣北流渠小學校長李澤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要弘揚“厚樸善美、勤奮自強”的邢臺城市精神,繼續堅持普法為民,營造積極向上、和諧美好的法治環境和社會環境。
在家里開起普法閱覽室,為村民開辦普法夜校,自掏腰包獎勵優秀學員……20世紀80年代,李澤曉的爺爺李瑞離休回鄉后,自費在平鄉縣豐州鎮竇馮馬村開設了普法夜校,法治氛圍在全村日益濃厚。
“我回村任教,從事普法工作,是因為小時候對爺爺許下的一個承諾。”李澤曉說,爺爺當時已經60多歲了,硬是以螞蟻啃骨頭的毅力,學完了法律自修函授的全部教程。普法夜校開辦后,來聽課的村民越來越多,全村組織起58個普法小組,定期開展法律知識競賽。“李瑞普法”成為遠近聞名的品牌。
1998年,李瑞因病去世。李澤曉的伯父李林章兄弟三人經過商議,決定繼續將夜校辦下去。李澤曉說,在伯父的努力下,普法夜校由過去的一周一開課,變為一周兩開課,課堂從自己家發展到村小學和鄉中學。
李澤曉從小耳濡目染,常常看到爺爺、伯父圍坐在一起討論如何開展普法工作。長大后,他報考了大學法學專業,畢業后毅然回村做鄉村教師。
作為家里的第三代普法人,李澤曉在普法夜校繼續授課普法的同時,還建立了“李瑞普法”微信群,方便村民們通過微信學習法律知識。他還在父輩的指導下,為鄉親們做調解工作,并多方努力,聯系縣司法局普法人員定期到學校為師生講法律課,與縣司法局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李澤曉說,“厚樸善美、勤奮自強”的邢臺城市精神展示了邢臺人民敬業拼搏、無私奉獻、勇爭一流的風采,對他是鼓舞是鞭策,是洗禮更是激勵。他將進一步提振精氣神,匯聚正能量,培養第四代普法人,讓“李瑞普法”品牌得到更好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