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就業意愿的,年底前實現就業或參加到就業準備活動中
本報訊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7—12月,全市開展以“服務促就業筑夢贏未來”為主題的就業服務攻堅行動。行動面向2023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在各級人社部門登記的失業青年(包括往屆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16-24歲失業青年),通過強化政策落實、服務保障、困難幫扶等,力爭有就業意愿的未就業畢業生和登記失業青年,年底前都能實現就業或參加到就業準備活動中。
全面落實就業幫扶
對未就業畢業生等青年集中開展幫扶,根據就業服務需求提供針對性就業創業服務。對有就業意愿的提供“1131”服務,即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見習機會。
對有創業意愿的,提供項目、資金等支持,并推動各類創業孵化基地按一定比例向其免費開放。
聚焦重點結對幫扶
將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以及有殘疾的2023屆未就業畢業生和長期失業青年作為重點幫扶對象,實施“一人一檔”“一生一策”精準幫扶,優先提供專門職業指導,優先推薦崗位信息,優先提供培訓見習機會。
針對長期失業青年,通過家門口就業服務站、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開展實踐引導、職業指導、就業援助,鼓勵他們走出家門,創造更多與社會接觸交往機會。
對通過市場渠道確實難以就業的困難畢業生,開發設置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等500個臨時性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
高頻舉辦招聘活動
舉辦畢業生等青年專場招聘,積極開展高密度、不間斷、全天候線上招聘。加密線上線下招聘,豐富行業專業專場、直播帶崗等特色招聘,做到周周有招聘、時時有崗位。
組織多種形式的社區招聘活動,通過入戶、電話、網絡等方式發動轄區內失業青年參與,方便他們應聘。
加強與京津市、區人社部門對接,廣泛挖掘適合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的京津就業信息,邀請京津單位參加本地招聘活動。
積極扶持創新創業
政府投資開發的創業就業孵化基地、雙創基地、眾創空間等載體,安排30%左右的場地免費向高校畢業生創業者提供。對符合條件的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創辦企業、從事個體經營和網絡創業,按規定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
深入實施技能培訓,對有就業意愿和培訓需求的畢業學年和離校2年內未就業畢業生等青年群體積極提供培訓服務。大力開展新職業、先進制造業、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培訓,增強青年群體適應產業發展、崗位需求和基層就業能力。
廣泛開展就業見習
積極動員各類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重點開發一批科研類、技術技能類、管理類、社會服務類等青年見習崗位,2023年募集崗位不少于5500個。
結合就業失業登記、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服務,組織開展見習崗位推薦、雙向選擇洽談活動等,把符合條件的青年納入就業見習范圍,幫助他們通過見習提升就業能力。
(邢臺新聞傳媒中心記者侯東杰通訊員 呂會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