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孫建偉)連日來,“清風古韻——燈光秀”在清風樓前上演,吸引周邊眾多居民前往觀賞,古色古香的清風樓,在炫麗的燈光秀中又有了新模樣,各種有關邢臺地方文化的元素和場景在清風樓上一一呈現,讓人盡情領略“太行泉城”的獨特韻味。這也是我市推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創建活動的一部分。
我市啟動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以來,全市上下有序有力地推進各項工作。各相關部門抽調精干力量,組建工作專班,印發實施方案和考核細則,建立正反激勵和督導機制。邀請專家開展業務培訓,并組織人員赴大理、劍川、西安等地考察學習,對標先進,找準差距。對歷史城區范圍內的各保護對象逐點勘察,對歷史建筑測繪建檔、保護對象掛牌、保護管理平臺建設、保護管理機制運行等重點任務進行調研,摸清了文物底數。
“我市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著較好的優勢:邢臺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孕育地,遍布四野的古泉、古水、古河,源遠流長的古都文化和彌足珍貴的文物古跡,彪炳史冊的革命老區……都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加強古城歷史風貌保護修復,我市采用“微改造”的“繡花”功夫,組織開展了全市歷史文化資源“盤點”工作,重點對挖掘新增歷史文化資源和已公布名錄保護對象進行梳理。深度挖掘百泉文化,豐富泉文化內涵,為申報工作夯實文化底蘊基礎。
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存在的短板弱項,如古城內的文化歷史街區風貌特色不突出等,正在通過加強古城保護修復等進行改善提升。下一步,將深入挖掘保護我市歷史文化資源,強化調度督導,做好宣傳保護與市民參與工作,結合邢臺古城保護修繕工作進度,扎實精細推進我市各項申報工作有序進行,增強市民的文化認同和鄉土認同,進一步打造“太行泉城、美麗邢臺”城市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