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丘縣大壘東村:
村美人和產業興幸福生活有奔頭
本報記者 王露橦籍明泉
本報記者 王露橦 籍明泉
上水、配藥、啟動……7月6日清晨,天剛亮,內丘縣金店鎮大壘東村村民智朱廷就和同伴駕駛一輛高架噴藥車,像“踩高蹺”一樣在玉米田中來回穿梭,噴灑藥液。
“我把家里的7畝多地流轉給村集體,每年能收6500塊錢租金,加上在合作社打工和入股分紅,年底一算,能增收兩三萬塊錢哩。”智朱廷高興地掰著手指給記者算起了賬,對現在的收入挺滿足。
像智朱廷一樣在土地流轉過程中嘗到甜頭的,在大壘東村還有359戶,土地流轉總面積達到1000余畝。如今,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紅火,承載著新農村、新農人的美好夢想,一幅業興民富、村美人和的新畫卷在大壘東村徐徐展開。
黨建引領,興業富民強集體
早上7點多,大壘東村超市老板王建章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店里,從收貨區到生鮮操作間,從入口到各排貨架,仔仔細細地檢查、理貨。憑借環境好、商品種類全的優勢,王建章的超市生意一直挺紅火。
“村里推行‘雙培雙帶’,把黨員培養成致富帶頭人,把致富帶頭人培養成黨員,這個制度真不賴。”得益于村黨支部的支持和幫助,41歲的黨員王建章如今已在全縣開辦4家超市,帶動本村及周邊百余名群眾就業增收,成為一名致富帶頭人,也愈加體會到黨組織的凝聚力。
轟鳴的傳輸機聲不絕于耳、工人們快速封裝碼堆、一袋袋面粉被裝上運輸車……在大壘東村三永面粉廠,工作人員王巧告訴記者,他們打造了全程溯源綠色健康糧食品牌“勝利媽媽”,生產面粉的小麥都是村合作社種植的。
“村黨支部還在壯大村集體經濟方面,牽頭成立合作社,依托中化現代農業集團實行村企合作,因地制宜探索‘村集體+企業+農戶’發展模式,集中發展以玉米、小麥、大豆等主糧作物為主的現代農業,打造現代農業示范綜合體,實現規模經營、機械化生產。”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郝勝利介紹,如今,村民通過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當股東,地里的糧食實行訂單種植,做到優糧優儲。
“今年,我們準備新增流轉土地1000畝,新建糧食倉儲室和晾曬場,延長糧食生產產業鏈,讓集體收益每年再增加10萬元以上。”說起未來發展,郝勝利信心十足。
生態治理,宜居宜業換新顏
走進村民張清海的家,清新花香撲面而來,隨之映入眼簾的是錯落有致的鮮花綠植和整齊有序的家居陳設,院旁是一個種滿蔬菜瓜果的小菜園,郁郁蔥蔥、充滿活力。
“這幾年,村里拆旱廁,建水沖式廁所,修路、種樹、建游園,鄉村振興更有‘范兒’了。”張清海說,“我家的院子以前堆滿雜物,總是亂糟糟的,想要整理卻又毫無頭緒。在村干部的指導下,我們在房前屋后、院內院外栽花種果,不僅有收獲,還美化了環境。”說話間,張清海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神情。
“小庭院”扮靚“大鄉村”,房前屋后綠植環繞、庭廊欄下花樹葳蕤,窗明幾凈、花果飄香的別致院落在大壘東村越來越多。目前,全村已創建美麗庭院428個,其中精品庭院127個。
張清海的家緊鄰村街,街道上核桃樹等一字排列。綠色縈村居,清新撲面來。在大壘東村,這樣的景觀樹已種下2000余棵。不僅如此,村里還清理建筑、生活垃圾8處3000余立方米。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大家伙兒的思想觀念也更新換代,環境保護意識日益增強。
“我們實施村干部包街、黨員包戶目標責任制,對街道持續進行綠化、亮化、硬化。”郝勝利說,近年來,大壘東村用制度約束和網格化管理保障人居環境整治效果,并獲評河北省衛生村,村民主動參與家園建設、維護的積極性不斷提高。
和美善治,鄉風文明潤民心
“溝通時應多使用開放式問題,傾聽時要注意聽事件、聽情緒、聽感受、聽需求,溝通時注意表情、語氣、避免語言攻擊性和情緒發泄,同時注意減少嘮叨次數。”日前,大壘東村特邀內丘中學資深教師蔣勝芝,為家長和學生開展家庭教育專題講座。
“聽了這次講座很受益,道理講得清楚,辦法很管用。”村民劉霞認為,“咱老百姓要過好日子,不光得‘富口袋’,還得‘富腦袋’,學本事長才干,才能創造更多價值。”
學習“千萬工程”造就美麗鄉村,也給大壘東村的公共文化建設帶來了長足發展。除了經常舉辦講座外,大壘東村還依托在本村創建的“河北省兒童之家”“河北省示范婦女之家”等平臺,每逢兒童節、重陽節等節日,組織開展愛心公益活動,豐富村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村里每年開展‘好婆婆’‘好兒媳’評比,讓我更懂得孝老敬親的重要性。”在“好兒媳”劉霞眼里,民風淳樸的大壘東村,不僅擁有環境整潔的“外在美”,更擁有文明尚德的“內在美”。“村里的妯娌們爭著孝敬公婆,計較少了,心情好了,矛盾自然也就少了。”
“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大壘東村將堅持以‘千萬工程’為牽引,強黨建、興產業、塑鄉風,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讓村民們的幸福生活更有奔頭。”郝勝利說。
記者手記:
推進鄉村振興,打破傳統思維,發展適合自己的產業,是長遠發展的關鍵所在。大壘東村通過大力推廣發展優勢作物和精深加工來形成規模優勢,讓產業有了長遠發展的基礎。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元宵節辦晚會、端午節送粽子、重陽節包餃子、婦女節義診……大壘東村以高質量基層黨建引領,不僅提升了鄉村治理效能、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也推動了鄉村文化振興。
在鄉村全面振興路上,大壘東村夯基礎,謀長遠,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