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輻射安全監管高質量發展,檢驗河北省邢臺市輻射事故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檢驗輻射應急監測隊伍快速響應、精準監測、高效處置輻射事故能力,6月28日,河北省生態環境廳、邢臺市人民政府聯合組織開展了輻射事故應急綜合演習。
演習模擬一輛裝載廢舊金屬的運輸貨車在通過某鋼鐵廠的車輛進口通道時,引發輻射監測系統報警,核實后發現放射性物質泄漏在10公里的道路上,事故等級為較大輻射事故,啟動Ⅲ級應急響應。本次演習通過事故報告、應急啟動、應急響應、放射源及放射性污染處置、應急終止等5個階段的演練,全面提升市級生態環境、公安、衛健、宣傳和氣象等有關部門對突發輻射事故的應急響應、組織協調及協同作戰能力。
演習情景設計合理,充分考慮河北省和邢臺市輻射安全監管的適用性,采取“桌面推演+現場實操”方式進行,整個演習隨著時間推移,多場景同時處置,展現了一個立體、綜合的輻射應急處置場面。此次演習在輻射污染物精確定位和處置技術方法上大膽創新,實現了快速、安全、有效處置。針對全向探頭無法準確快速確定污染物分布的邊界問題,自行設計制作定向探測裝置,完美實現污染區邊界的快速精準定位;采用先進的水溶性壓制去污技術,科學有效解決了地面不明形態分散輻射污染物的清除難題;采用大型無人機搭載大體積碘化鈉探測器伽瑪能譜探測系統配合車載大晶體伽瑪能譜探測系統,實現對污染物的快速精準識別和定位,大大提高了效率、縮短了應急響應時間。
生態環境部華北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及西北監督站、西南監督站、核與輻射安全中心、輻射監測技術中心及相關省份生態環境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本次演習評估工作。北京、天津、山西、內蒙古、河南等5省市生態環境廳(局),河北省直相關部門、各市生態環境局及邢臺市縣(市、區)生態環境局約120人參加觀摩。
(劉立冬、杜曉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