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經開區:
五大提升工程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本報訊(記者周林 通訊員李院紅)“我們項目急缺電焊工人。”日前,邢臺經開區旭陽晨晰項目負責人在“菜單驛站”微信群里發了一條信息。該區東汪鎮第一時間“接單”,通過組織各村居摸排上報、協調人才市場等方式,利用半天時間,為項目方找到6名電焊工人。
“點單服務”是邢臺經開區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一環。今年以來,該區以深入實施市場環境、政務環境、要素環境、法治環境、信用環境等五大提升工程為抓手,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為爭創國家級開發區提供有力支撐。
圍繞公平有序,邢臺經開區完善市場準入退出機制,深化政府采購和招投標改革,強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監管,打造舒心的市場環境。
邢臺經開區推行“點單服務”新舉措,對項目建設中的許可、備案、核準服務類事項實行“菜單式管理”,達到“企業點菜、部門上菜”的服務效果,切實為企業紓困解難。持續深化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全力打造一流工程建設營商環境。深化不動產登記改革,為項目前期手續前置20天時間。截至目前,共開展“交地即交證”項目10宗,涉及企業8個。該區還推進政務數字化治理,平均網上可辦事項占比99%。
圍繞資金、人才、土地等供給順暢,邢臺經開區打造暖心的要素環境。通過組織小團組形式銀企對接會、成立金融顧問服務工作專班、前置上市獎勵政策等舉措,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積極搭建企業、求職者交流平臺,組織開展公共服務活動,多渠道征集就業崗位,打通社會化引才渠道,解決企業用工需求。
通過開展精準有效監管、規范行政執法、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運用、提升訴訟便利度、加快破產案件審理等,邢臺經開區打造安心的法治環境。
為打造放心的信用環境,該區建立政商交往負面清單,并完善容錯糾錯機制,加強政務誠信建設。同時,加大信用信息歸集力度,與數據共享部門加強對接,建立數據共享通道,建立更加準確的信用模型。